2015年,区志愿服务联合会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发挥党团员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做出积极贡献。
加强项目整合 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开展“京西有爱志愿先行”党团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区四大部门领导带头参与“春季环境整治捡拾垃圾”等志愿服务活动。各理事单位围绕城市运行、关爱服务、绿色环保八个方面,设计服务项目,组织本单位党团员积极参与,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开展“京西有爱百家行动”——“六个一百”志愿服务推广行动。组织我区百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百名榜样人物,百所学校志愿团队,百个医疗服务队,百个志愿家庭,百个机关单位等群体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之中,掀起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热潮。开展“京西有爱邻里守望”村居基层志愿服务活动。以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为主体,以村居为重点,结合群众需求,围绕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广泛开展关爱服务。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卫生、文化、法律“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活动。
加强宣传培育 注重传播方式多样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多种形式弘扬志愿精神,传播志愿文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广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宣传品、服装、“志愿帆”LOGO等文化标识,利用“3·5”、“12·5”等重要节点和春节、清明等传统文化节日开展主题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微信等媒介,广泛传播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全面启动星级志愿者认定工作,开展区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服务项目推荐评选。在电视台、《京西时报》等区属主要媒体开辟志愿服务专栏,宣传“五星志愿者”、优秀服务团队等典型事迹,以及党员领导干部、“门头沟道德模范”等各类公众人物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强化制度建设 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
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加大镇街“枢纽型”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夯实三级志愿服务组织架构。梳理区内综治、民政、卫生、教育、城市管理等系统的志愿服务队伍,加强行业性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整合优化志愿服务队伍。引入区外优秀志愿服务团队、高校志愿服务团队,通过项目合作加强内外交流,充实志愿服务队伍。立年度通报制度。以“一人一月一小时”为标准,重点抓好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单位党团员志愿服务工作,将党团员参与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区志愿服务联合会以年度为单位,根据各单位志愿服务参与情况进行汇总通报。健全分级培训制度。面向全区普通志愿者每半年进行一次志愿服务通用培训,普及志愿者在信息系统注册、计时、认证等功能的使用;面向参与市、区两级志愿服务项目团队每季度针对性开展专项知识培训,提高志愿者对项目整体和服务对象需求的认知了解;面向团队负责人和骨干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轮训,提高志愿团队骨干的管理水平。确立“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依托“规范化议事会议制度”、“社会化动员参与制度”、“标准化会员服务制度”、“项目化运行管理制度”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联合会制度,规范对招募注册、日常培训、项目运行、服务计时、星级评定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努力实现对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和项目实施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
强化体系支撑 实现志愿服务高效化
建设志愿服务平台。切实发挥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作用,加大社区志愿服务岗建设力度,推动区内志愿服务岗位化管理。依托社区青年汇,在门城地区建设社区志愿示范平台。积极争取扩大联合会秘书处工作力量,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支持中心,为区内组织提供一定的项目支持、人才培训、管理咨询、推介展示、资源对接等服务。完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接入北京“志愿云”信息系统,运用云技术和大数据理念,管理门头沟区注册志愿者信息,实现志愿服务时间记录、志愿服务证书下载、服务记录异地转移等功能,分析门头沟区志愿者的活动特点和规律。推广志愿服务手机APP客户端,打造志愿服务的信息管理网络,使志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强化志愿服务经费保障平台。鼓励并支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参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保障活动经费。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并广泛争取社会资源,为区内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加强区志愿服务联合会财务情况信息披露,接受社会监督。
- 标题导航
我区三大示范项目十九项常年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