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剑韬
本报讯 我区投资1.6亿元扩建的城子水厂今年8月将建成。它投入使用后,日供水能力将由原有的4.32万吨提升至8.64万吨,为门城新城地区居民用水提供保障,将使我区城乡供水能力明显提升。这是我区水务基础保障更加有力的一部分。
近年来,全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各项水利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十二五”以来,全区实施各类水务工程60余项,水务工程总投资达到30多亿元。供水厂、再生水厂、河道治理等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特别是近3年以来,我区民生水利建设加快实施,重大水利项目加快推进,重点亮点工作突出,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保民生,治污、景观、生态同步跟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到了实处。
据了解,城乡供水能力明显提升,城子水厂改扩建主体及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实施农民安全饮水及一户一表项目,共建设供水工程128处,铺设管道800公里,解决了农村地区设施配套不足问题。城乡排水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门头沟再生水厂、三家店新河地区和农村中心镇等一批污水处理厂,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全区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11年的8.15万立方米提高到9.68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由192万立方米提高到430万立方米。
以全区基本水情和水系特征为基础,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年利用雨水量达到5.6万立方米,年利用再生水量达到500万立方米;配合市水务部门实施以官厅、斋堂等水库向市区集中输水的境内水资源联合调配;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门城地区应急备用水源地稳定开采;积极协调配合南水北调和东水西调输水工程建设,增加配水指标,有效缓解我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围绕区域功能定位,服务功能区建设,实施“一湖五水”水环境体系建设,共治理河道30.64公里,为现代化滨水山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并深化“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全区累计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34条,有效保护了水源。
城乡防洪减灾能力普遍提高,完成防汛除险工程173处,进一步完善“预案、预警、预报”三预体系建设。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镇供水设施运行管理,确保了城乡供水安全;加强排水和再生水设施的运营管护,促进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统筹管理;建立健全城市水系日常维护管理机制,巩固了河湖治理成果。依法治水管水能力明显提高,简化水行政许可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开展供水、节水、治污、河道管理等专项执法活动,累计进行巡查行动812次,处理举报投诉及信访件223件,处理率100%,全区水事秩序持续好转,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此外,全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的“三条红线”,并纳入市政府对区县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采用经济、科技、行政、法律等多种方式推进节水型单位和社区创建工作,共创建节水型单位(小区)31个,节水工作居全国领先水平。水务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通过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筹措资金近10亿元,重点投入到再生水厂和河道治理水务建设。水务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化。通过BOT运营机制,解决了当前及今后全区污水处理安全运行的难题;完成了市政和水务职能的交接调整,水务管理职能进一步理顺;基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 标题导航
- 区领导主持召开民生热点问题专题调度会
- 以水保发展
- 坚守生态环境底线 对破坏环境行为说不
- 险村搬迁 居民上楼
- 我区召开拟入市地块相关工作专题会
-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我区2014年第一期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开班
- 区领导调研供电公司2014年重点工程进展情况
- 区领导调研强调加强与金融行业合作
- 大屏幕亮了 居民们乐了
- 千余就业岗位送到家门口
- 你是我的眼
- 门头沟工商主动联手第三方规范窗口办事服务
- 雁翅镇加强防汛应急预案落实
- 王平镇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 妙峰山镇举行防火防汛联合演习
- 军庄镇深入排查汛期安全隐患
- 王平镇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职业化服务队伍
- 全面提升我区生态环境水平
- 区摄影家协会与五棵松摄影协会联谊活动
- 斋堂镇开展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小城镇
- 门头沟区质监局组织“电梯安全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
- 区质监局特检所举办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班
- 区质监局主动走访 了解基层标准化工作
- 潭柘寺镇开展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
- “庆七一”捡拾永定河沿线白色垃圾
- 区食药监局完成徒步赛保障工作
- 永定镇加大巡查力度严防私挖盗采
- 及时消除隐患 确保汛期安全
- 王平司法所化解一起邻里排水纠纷
“十二五”以来,全区实施各类水务工程60余项,水务工程总投资达到30多亿元。
以水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