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区层峦起伏的九龙山脚下、碧波荡漾的永定河畔,有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清幽古朴的村庄——琉璃渠。一看村名你一定会猜到,这个村一定和琉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元初,朝廷为兴建大都,在宣武门外海王村烧制琉璃,但原料坩子土均出自门头沟琉璃渠村附近,后在琉璃渠村建立琉璃窑厂,称为西窑厂,并在此设立琉璃烧造局,故村名为琉璃局。村名琉璃渠的由来有几种说法,但据《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一书介绍:“1985年前依稀能见到琉璃渠村北厂口至杨煤厂地段,人工开凿和垒砌的泄洪渠深达2.5米以上,宽3.5米至4米,旧时山水从渠内流过……
门头沟区烧造琉璃的历史起于辽代,而琉璃渠村自元代1263年就烧制琉璃制品,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2007年,国家文物局、建设部授予琉璃渠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同时,琉璃制造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成厚自幼就生长在这个古朴而又充满浓郁传统文化氛围的小村中,在这个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件琉璃品,残次的琉璃瓦更是随处可见,充分体现出了琉璃之乡的特色。
刘成厚的父亲是琉璃瓦厂的一名老工人,这使得他从小就有机会在父亲所在的琉璃窑厂里玩耍,也为他以后走上琉璃工艺制作行业奠定了基础。那时,厂里的琉璃制品堆得像小山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还有古建上用的各种瑞兽,它们独特的造型和靓丽的色彩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开始琢磨上了,自己也捏个小玩意,让爸爸在窑里给烧一下,肯定有意思。于是,他偷偷地从制坯车间搬出师傅们和好的泥坯子,躲在堆积如山的琉璃成品堆里,再搬来一个自己喜欢的琉璃兽头,开始有模有样地“工作”起来。可这东西,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成人没有几年的时间都掌握不了基本的制作方法,何况一个孩子。小刘成厚忙活了半天连个模样都没捏出来,结果弄的身上、脸上、衣服上都是黑乎乎的坩子泥,回到家中不免遭到母亲的一顿训斥。可第二天,他还是溜到了厂里躲在自己的“小车间”里开始“创作”,不过这次他可长了教训,找了几张废报纸做了一个小围裙,完工后再跑自来水前把脸上、手上的泥洗干净,然后跟着父亲小模小样地回了家。
几天之后,他的这个秘密终于让父亲发现了,父亲不但没有责备他心中还有几分欣喜:这小子可能将来有点出息。自从秘密被父亲发现,他的“工作”也就从“地下”转到了“地上”,父亲不但经常地把他带到车间里,让他看师傅们怎样制模、出模、抹光等,还把自己懂得的东西讲给他听。自此,刘成厚就成了琉璃瓦厂里的一名编外人员,只要下了学或学校放假,他都会来到厂里看师傅们干活儿,还跟在人家后面问这儿问那儿,有时候帮助他们打打下手。
从小的耳濡目染再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注定了他与琉璃的不解之缘。1979年高中毕业后,他开始进入琉璃瓦厂学徒。从此,他如鱼得水,沉醉于琉璃工艺的学习、制造和研究上。
除跟老师傅虚心地求教,他还购买了大量的有关书籍,对中国琉璃的历史和制造工艺进行不断地摸索,那时简直可以用“痴迷”两个字来形容。刘成厚是一个有心人,他在跟老师傅学习期间,通过师傅的讲解和自己不断的观察,独自绘制了一套琉璃全图,有各种图案30余种。由于他勤奋好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在一次厂里举办的雕塑展览中,他的作品荣获一等奖。其中的作品还被荣幸地赠予国家领导人。此后,厂领导看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就让他到制模组跟老师傅正式学徒。当时,琉璃瓦厂有郭占华、赵恒才、王喜圆三位技艺高超的老师傅,他们都是制模的高手,可以说是厂里的顶梁柱。他们都是看着刘成厚长大的,而且也知道他喜欢这个行当,所以都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倾囊相授,使刘成厚受益匪浅。
通过二十余年的工作实践和老师傅的言传身教,再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刘成厚基本上掌握了琉璃制作的各个工艺流程,在琉璃制作工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曾经被邀请参加过全国许多重大的古建筑工程的琉璃瓦的设计制作,如:故宫博物院、武汉黄鹤楼、先农坛、北戴河全国人大培训中心综合楼等。
为使传统的琉璃工业得到发扬和延续,1989年,刘成厚辞去了厂里的工作,被聘请到吉林省延边自治区琉璃瓦厂,指导那里的琉璃制作和生产工作,长白山景区所有古建筑中所使用的琉璃制品均出自于该厂。此后,他又被邀请到河北省雄县负责鄚州大庙的修缮工作,这也是他第一次独立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鄚州大庙天下闻名,素有“天下大庙数鄚州”之称。刘成厚按照古庙原有琉璃构建的图案,亲自画图,制模,然后到雄县琉璃瓦厂指导工人严格按程序进行制作,在施工现场,他还要亲自指挥工人进行安装。经过整整一年的时间,鄚州大庙终于焕然一新,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琉璃制品与琉璃工艺品有着本质的区别,琉璃制品通常指的是古建当中所使用的琉璃瓦、脊饰、瑞兽、鸱吻等,制作工艺相对简单,而琉璃艺术品则是指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摆件,不论是在色彩、外形,用途等各方面以及制作的难易程度都与琉璃制品不同。琉璃工艺品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唐三彩、辽三彩。明清时期琉璃制作业进入鼎盛时期,种类也十分丰富,有走兽,各种瓶、罐、佛像等。
我区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过一些传统琉璃工艺品的制作,大部分产品都远销国外,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古建筑业的兴起,琉璃瓦成了主要的琉璃制品,而琉璃工艺品则逐渐被人们所淡忘。随着一些老琉璃艺人的先后离世,懂得琉璃工艺品制模的人也越来越少。正是在这个时候,刘成厚开始了琉璃工艺品的研发。新产品的研发不是件轻而易举、说干就干的事,需要传统、创新、借鉴相结合。琉璃工艺品制作过程复杂,工作条件艰苦,纯手工制作,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既要求制作者了解琉璃制作的特性,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功底及独特的审美观。那时,刘成厚好像着了魔一样,一有时间就往图书馆、书店里面钻,除了查找相关的资料,他还翻阅一些美术、色彩、设计等方面的图书,不断丰富头脑;每个周六几乎都泡在潘家园,专门在古玩摊前面转悠,时间长了,这些摊主都以为他是一个大收藏家。在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和观察了许多瓶瓶罐罐之后,他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借鉴了瓷器、雕塑等工艺品的外形和制作工艺,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开发出了许多新的琉璃工艺品种,如:九龙壁、福娃壁、樽、将军罐、梅瓶、人物等,许多工艺品均属于他的独创。
刘成厚的私人琉璃博物馆坐落在琉璃渠村的一个小院里,这里有他的两间工作室和三间陈列室。陈列室里除了他精心设计制作的琉璃工艺品外,还有他多年收藏的明清时期的琉璃构建和工艺品。然而,最让他得意的还是那套一直在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展示的金碧辉煌的九龙壁。这套九龙壁历时4年完工,长5米,高1.2米,共使用了600多件琉璃砌块,完全参照北海九龙壁制作,是北海九龙壁的1/5大小。九龙壁通体用彩色琉璃烧成,正反面各雕塑九条巨龙,虬爪利牙,翻腾于波涛汹涌的云海之中。每条龙都独具神韵,九条龙又各具特色,绝无相识雷同之感。此九龙壁做工精致,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整座九龙壁气势宏大,金碧辉煌,可以说是刘成厚琉璃工艺品的代表作。2014年,刘成厚被评为“区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
但令人担忧的是,有国粹之称的琉璃工艺品目前已经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琉璃渠村琉璃工艺品的生产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但进入80年代,由于各地的古建筑物的大量修缮,使建筑琉璃供不应求,各琉璃生产厂家纷纷开始生产建筑琉璃,中断了琉璃工艺品的制作和生产,这是目前琉璃工艺品几近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琉璃工艺品制作过程复杂,工作条件艰苦,纯手工制作,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既要求制作者了解琉璃制作的特性,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功底及独特的审美观。由于以上条件的限制致使琉璃工艺品的制作几近失传。
据了解,目前,在琉璃渠村掌握琉璃工艺品设计、制作工艺的不足10人,琉璃工艺品烧制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经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我们不希望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就使琉璃烧造工艺这项非遗项目成为历史。姚宝良/文/摄
琉璃烧造的传承者
——记琉璃传人刘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