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门头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
1、琉璃烧制技艺(国华):类别—(Ⅷ)传统技艺,申报单位—北京古都国华琉璃瓦厂。
2、琉璃烧制技艺(刘成厚):类别—(Ⅷ)传统技艺,申报单位—北京博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西路皮影:类别—(Ⅳ)传统戏剧,申报单位—亨美利嘉(北京)农家乐生态观光园有限公司。
4、京西斋堂话:类别—(X)民俗,申报单位—门头沟区斋堂镇。
项目简介:1、琉璃烧制技艺(国华)
北京古都国华琉璃制品有限公司坐落在龙泉镇龙泉雾村村西,隶属于龙泉雾村村委会管辖,距北京城区27公里,距区政府、镇政府6公里,交通非常便利。该公司占地10余亩,注册资金人民币60万元,现有职工人数50余人,生产车间近3000平方米,有坯窑13座、小色窑2座、38米隧道窑一条,年生产能力约150万件,生产工艺完全承袭明、清官窑技法、品种齐全,是生产传统琉璃制品的专业厂家。
烧制琉璃的历史可追溯至辽代,现有辽代窑址和考古发掘出土的琉璃构件为证,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薪火不断,至今不衰。琉璃用于建筑上,可以说兴起于辽代,发展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完善于清代,从元代建立元大都时期,琉璃技术开始发展。据《元史·百家志》记载:“琉璃局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四年置,中统四年即1263年。”可见当时琉璃烧制的规模已经很大了,明初,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在元大都基础上大规模营建宫殿,琉璃则成为皇家建筑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清雍正、乾隆时期,大量营建皇家园林。“三山五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建筑,琉璃被广泛使用,成就了清代“康乾盛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迎接建国十周年,北京的“十大”建筑都留有琉璃的身影,它是古老传统技艺与现代装饰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使琉璃烧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直至今日。
2、琉璃烧制技艺(刘成厚)
我国烧造建筑琉璃是从北魏时期开始的,琉璃渠村琉璃窑厂从元代早期成为琉璃官窑之后,主要烧制建筑琉璃,供皇家使用。明清时期的琉璃装饰工艺品非常丰富,有狮子,各种瓶、罐、佛像等,琉璃渠窑厂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进行过一些传统琉璃装饰工艺品的制作,有仿制北海九龙壁、方圆地灯、特大和加大的中狮、花鸟大瓶、琉璃圆桌、秀墩、鱼缸、箭筒及其他旅游工艺品,品种达到了200余种。除在国内各大旅游景点销售外,还进入了国际市场,其中仅仿制的北海九龙壁就出口了十几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收存。
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全国各地的建筑业蓬勃发展,古建筑开始大量修缮,使建筑琉璃瓦构件供不应求。各琉璃生产厂家纷纷生产建筑琉璃瓦构件,中断了琉璃装饰工艺品的制作和生产,琉璃装饰工艺品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刘成厚从这一时期开始,把主要精力用于琉璃装饰工艺品制作上来。
3、西路皮影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西路皮影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具有都城特点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据现有资料显示,皮影戏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当时,中原北宋朝皮影艺术已发展成熟。耐德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吴自牧《梦梁录·百戏伎艺》记:“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据《北京志·文化艺术·戏剧志》说,皮影曾经是蒙古军队中主要的娱乐手段,1260年元世祖在大都称帝后定都北京,皮影文化在京得以流传。元代以前,有关皮影戏的资料很贫乏,但仅从上述记载可以认定当时皮影戏的存在。
4、京西斋堂话
斋堂话这一方言岛,地域面积约800多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0%,100多个自然村落(指上世纪),使用人口近40000余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50%,全区总人口的17.3%。
斋堂话的地理历史范围虽被划为北京官话范围,但在语音、词汇上又有很多方面不同于北京官话。就是与本地区仅有一山之隔、一水之阻的京郊房山区、昌平区以及本区的永定河北岸和大寒岭以东地区也有一定的差别。其西北的河北省怀来县、涿鹿县和蔚县虽也被划为北京官话范围,他们所使用的词汇和斋堂话也基本相同,但语音差别却极为明显。斋堂话与冀鲁官话(保定唐山片)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仍有很大差别。因此,在周边各个不同方言的海洋包围中就形成了"斋堂话"这样一个典型的方言岛。
社会间的不完全统一,经济的不完全统一,政治的常常不能高度集中,教育的方式及教材的相别,致使斋堂话无论从语言声调上,词汇和语法上,都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斋堂话具有初创性和再创性,是典型的民俗语言,基本是口头语言,比普通话声调低,声母、韵母的声调不同
综上所述,斋堂方言,由于各种原因,仍以极强的生命力保持着其自身的语言特色。斋堂方言在北京地区长期存在并沿袭至今,虽地域不广,使用人口不多,但对我们研究华北方言的历史和北京风俗史,仍有所裨益。
- 标题导航
- 市委市政府理论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
- 区委常委会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 群众合唱唱祝福
- 在职党员到社区(村)报到为民服务
- 我区开展防汛抗灾桌面演练
- 我区召开养老机构建设专题会
- 区纪委监察局建立“一三五”帮扶工作体系
- 2631户农民今年底搬离危房
- 全区启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
- 镇街积极开展“手拉手促就业”活动
- 我区建全国首家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中心
- 我区圆满完成本年度森林防火任务
- 路边“野花”莫要采
- 小学生与居民同庆“七一”
- 爨柏景区获赠《雪浴山村》
- 区财政局着力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 区工商入户宣传新《消法》
- 区人力社保局为受灾农户举办专场招聘会
- 斋堂镇开展百姓读书大讲堂
- “精英西山激励计划”第二季启动
- 第四批门头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及项目简介
- “三伏”临近 贴喘在即
- 我区启动“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
- 棚改居民“颂歌献给党”
- 一个人的邮政所
- 文明城市健康生活骑行活动区义工联提供志愿服务
- 卫生监督所参与“一法四规”专项检查
- 桥东社区开展回收废旧电池活动
- 强化协管培训 服务全区百姓
- 毕业小学生体验初中新生活
- 区义工联党员义工特色服务迎七一
- 区义工联禁毒日社区展风采
- 市关工委举办“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演讲比赛
- 区教育系统举办第29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
- 手托彩蝶飞 共话理想梦
- 新桥路中学发挥“五项功能”促党建
- 让艺术教育之花在革命老区绽放
- 北京市2014年用人单位申报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和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通告
- 网购药品时应牢记六点提醒
- 创可贴知多少
- 区食药监局组织开展食物中毒应急演练
第四批门头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及项目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