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顶妙峰山娘娘庙里有一块中国民俗界于2005年所立的“中国民俗考察纪念碑”,碑阳上镌刻着“源缘”两个大字,“源”指中国现代民俗学界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野外考察活动是在妙峰山,这里是中国民俗学研究之源;“缘”字代表着世人与妙峰山的情缘,一种不解之缘。这种情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未来幸福的祈盼,是一种浓重的吉祥文化。
与妙峰山结缘,是万千世人的愿望和毕生的追求与精神寄托,不分贵贱,不分地区,不分民族,不分男女,在碧霞元君娘娘的面前,他们都是平等的,都是老娘娘的儿女,老娘娘信仰的核心就是一个“善”字。在这种理念之中,人的思想意识得到了升华,心灵得到了净化,心理得到了安慰,精神得到了愉悦。
天津人对妙峰山的感情不亚于北京人,天津人与妙峰山有着深厚的情缘。他们说:“妙峰山的娘娘是最关照天津的,因为妙峰山娘娘庙的庙门正对着天津!”据说有一年,天津城里从空中飘来了一领席子,人们捡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妙峰山”三个大字。妙峰山距离天津300多里地,要多大的风才能把一领席子从妙峰山刮到那里去呢?这不是老娘娘的法力所致,又是什么呢?
从明代开始,天津人就形成了每年到妙峰山朝顶进香的习俗,到了清代,天津郊区的王三奶奶坐化于妙峰山,天津人特意在妙峰山娘娘庙里给王三奶奶建造了一座神殿,进行供奉,尊其为“引导圣母”、“广济菩萨”,从而更进一步树立了妙峰山在天津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在历史上,每年一进了农历三月,天津城的大街小巷就贴上了当地香会的会启。“京西金顶妙峰山朝顶进香,天仙圣母、王三奶奶,有香早送。”天津距离妙峰山有300多里地,当时又交通不便,去一次着实不容易,经济条件差的和身体欠佳的人家都无法前往一了心愿,所以就有的人买了香,托人带到妙峰山去代为焚烧,还有的把自己的姓名和祈求的心愿写在香牌上,托人带到妙峰山去,在香池内焚化,这叫做“寄香”,所以在会启上才有了“有香早送”的字样。
到了三月中旬,天津的香会就组织会众们出发到妙峰山去朝顶进香了。在出发之前,大家要沐浴更衣,上香请神,背上老娘娘的牌位,带上香烛纸码,怀着极其虔诚的心情上路。据清光绪十年(1884)编写的《津门杂记》载;妙峰山“香火极盛,每年四月开庙,朔起庚止,此半月中,道中行人如蚁,车如流水,马如龙,犹未足以喻也……天津人士信之者笃,赴之者众。”《天津竹枝词》中有一首诗是这样说的;“夏初忙里且偷闲,各秉虔诚将愿还。车水马龙人似蚁,去朝金顶妙峰山。”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天津人前往妙峰山朝顶进香的盛况。
在早年间,天津人去妙峰山,先要坐船走大运河到通州,再步行前往妙峰山。清末时修建了铁路就方便多了,天津人一般都改为乘火车到北京之后,步行到海淀区的聂各庄,再走老北道上山,这条老北道30多里山路,要步行上山也绝非易事。《丙寅天津竹枝词》中载:“蓬头跣足状如狂,村妇虔心烧拜香。娇嗔吁吁行不能,可怪一步一踉跄。”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天津人的进香图,另有一首竹枝词说道:“愚孝堪亲亦可怜,单衣寒夜拜街前。四年为愿三年满,佛号哀呼有万千。”一是表现了朝顶进香之人的艰难,二是表现出了天津香客的虔诚。
走老北道比走中道和中北道都远,北京的香客一般都走中北道。清末时修建了京张铁路支线(京门铁路)之后,就大多改走南道了。走老北道上山的香客以天津人居多。天津人曾出钱整修了老北道山路,沿途的茶棚也大多是天津人开办的。天津商业发达,故而财主比较多,到了妙峰山也处处显示出他们的“财大气粗”。他们所开设的茶棚也不例外,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势。北京人开办的茶棚一般是舍米粥、舍茶水,故而又称为“粥茶棚”,茶多粥少,粥不可多喝,有数量限制,茶水随便喝。而天津人开设的茶棚却舍白面馒头,有的甚至还舍炖猪肉给穷苦人家的孩子吃。双龙岭茶棚就是天津人所设立的。据《北京妙峰山纪略》载:“天津公意馒首茶会在此施粥及馒首。”大风口茶棚是天津馍馍茶会所开办的,在民国年间的承办人为金瑞安、李颂臣、李子赫等人,1919年农历四月初七,奉宽先生朝顶妙峰山时来到这里,除了吃到馒头、米粥之外,还有四盘极好的素菜,使得奉宽先生不禁大发感慨:“山岭物力较都市平原其值倍蓰,供亿丰富,他处所无也。”由此可见天津人的阔绰。
早年间在妙峰山庙会期间,从各条香道上山的香客有许多是夜间上山的,他们大多手提纸灯笼或者手持火把,香道上的某些路段点有煤油灯,用以照明。惟有老北道上,每隔不远就有一盏汽灯。汽灯在外形上和马灯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构造上也有一些差别:首先,汽灯在装上煤油或石蜡油之后,还需要向底座的油壶里打气,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煤油能从油壶上方的灯嘴处喷出;其次,汽灯没有灯芯,它的灯头就是套在灯嘴上的一个蓖麻纤维或石棉做的纱罩,旧工艺使用硝酸溶液钍浸泡;再就是汽灯的上部还有一个像草帽檐一样的遮光罩。由于纱罩经过硝酸钍溶液浸泡工艺制成,所以当纱罩遇到高温后会发出耀眼的白光,一盏汽灯可以把周围几十米的范围都照得通明。汽灯的亮度比现在的电灯还要亮,整条山道照如白昼。
- 标题导航
- 我区违纪案件通报曝光规范化常态化
- “五一”小长假全区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实现双增长
- 1000户低保对象户低保对象凭“爱心卡”免费兑换生活用品
- 门头沟区出席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公示通告
- 我区召开低收入村帮扶相关企业座谈会
- 我区召开潭柘寺特色小镇规划专题会
- 区人大常委会视察棚改安置地块教育设施建设
- 区检察院与张家口市检察院签订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 俩罪犯盗窃钱财被依法判刑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送法进军营”
- 区城管局治理永定河周边环境取得阶段性成效
- 法制教育课进校园
- 区城管局集中销毁非法经营工具
- 离婚协议签订后,一方可以反悔吗?
- 名下车辆借给他人,发生事故谁负责?
- 以案释法:房屋租赁时的那些事儿
- 我区养老机构获赠20万元理疗设备
- 美丽幸福门头沟 劳动奉献筑梦人
- 城子街道举办首届社区公益微创投大赛
- 我区加强区域移动污染源整治力度
- 区民防局召开民防系统消防安全行动会
- 江水河村公交车开通
- 石门营五区开展一帮一为老理疗服务活动
- 广告
天津人与妙峰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