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符乃清)当好“看山”人,捧好“生态”碗,妙峰山镇炭厂村坚持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
炭厂村位于妙峰山镇西北部,村域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3.8亩,林果地440亩,水域面积12000平方米,总蓄水量约100000立方米,湿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村内现有人口210户417人,其中农户135户268人,党员39人。
近年来,炭厂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坚决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切实捧好绿色生态金饭碗。2008年至今,村“两委”带领全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开发北京神泉峡景区,并于2010年4月底正式营业,2014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2016年被北京市旅游委评为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2019年底,炭厂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476万元,全年人均收入18600元。
炭厂村曾是妙峰山镇为数不多的低收入村之一,为了早日脱低,该村党支部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对村内资源深入分析、充分研究,明思路、定方向、凝合力。同时,在党员、村民代表及广大村民中广泛宣传,通过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以及邀请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论证等方法,层层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最终确定了以神泉峡景区为核心,以优质的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人文文化等多元文化为载体,全力打造“魅力炭厂、人文炭厂、和谐炭厂”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发展思路。
发展旅游,环境是基础。该村“两委”积极宣传护林政策,号召全村养殖户停止放养牲畜,保护生态资源。党员以身作则行动在前,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在退养护林工作中,3户党员主动退出,带动10多户群众完成养殖退出,起到了很好的党员带动群众的作用,实现了全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多年的努力让炭厂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党支部先后获得北京市“五个好”党支部荣誉称号;区、镇“优秀党支部”称号;还入选成为北京美丽乡村联合会会员;荣获美丽乡村年度十大优秀村庄、首都文明村、北京山区发展先进村、市级民俗旅游村、门头沟区充分就业村、门头沟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自2010年4月底正式营业起,炭厂村不断探索景区运行和发展模式,不断开发、完善各类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6年底,村内瞄准冬季旅游市场,开发神泉峡冰瀑旅游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到景区赏冰。2016年冬季,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景区收入100万元。到2018年冬季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次,景区收入243万元,旅游人数和景区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7%与80%,树立了“京西第一冰瀑”的旅游品牌。2019年底,炭厂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476万元,全年人均收入18600元。
与此同时,为了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炭厂村成立了炭厂西沟旅游开发中心,探索股份合作经营模式。目前,现有股民417人,2019年每人每年分红1400元。同时,为了解决村中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景区增设了售票员、生态管护员、护林员、保洁员等就业岗位20余个。景区的成功也拉动了旅游接待的需求,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村内很多年轻人纷纷选择回村创业,炭厂村迎来了自己的“返乡潮”。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该村党支部一直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村民安居乐业。狠抓旧村改造,实施“险村搬迁”工程,因户而异、因地制宜进行房屋改建,在保持风貌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深入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户厕改革、清洁能源、垃圾分类等各项工作,积极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内沟道治理,充分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依据村口地形地貌,依山就势打造生态湿地景观,为村民营造一个生态宜居的良好生活环境。此外,该村还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融入村庄产业、文化、生态及传统特色,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文明自治,树立良好家风家训。修建村文化中心,定期向村民播放教育影片;组建20余人的太平鼓表演队,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太平鼓表演中来,传承民间艺术;建成图书室、乡情村史馆等服务场所,完善党员活动室和益民书屋,营造学习氛围,让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当好“看山”人 吃上“生态”饭
炭厂村坚持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