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头沟区法院,有一位法官名叫马钢锤,钢铁的“钢”,锤炼的“锤”,是王平村法庭的党支部书记。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喊他“马庭长”,但是他说:“我来这里是来做事的,不是来当领导的,你们喊我‘锤哥’就行。”
锤哥平日话不多,为人谦虚、吃苦耐劳,去年,他调到了王平村法庭,每到周末,法庭有个小动静他就会上去看看,每次离家前,锤哥都会和嫂子说:“没事,我上去看看,很快就回来。”然而每次他回来的都很晚。
2023年7月29日,北京市发布了暴雨和山洪红色预警,那天正好是周六,锤哥的妻子离预产期还有一个月,正在超市采购婴儿用品的她,接到了锤哥的电话:“你买完东西就先回家吧,我们法庭在河边,我不太放心。”
当时,我和其他几位干警正在进行防汛值班,锤哥一来,正因为红色预警而忧心忡忡的我们顿时有了主心骨。7月30日凌晨3点,一夜未睡的锤哥接到了王平镇防汛指挥部的电话。他喊醒睡梦中的我们:“快!大家动作麻利点,我们得赶快把防水线加高!”7月31日上午,降水量持续增加,汹涌的洪水向法庭迅速漫延。面对不断上涨的水位,锤哥当机立断,带领我们在洪水中抢救出了全部的卷宗。当我们打包和转移完全部卷宗时,我惊魂未定地问锤哥:“你就不害怕吗?你家里可还有未出世的孩子呢。”他说:“怎么会不怕呢,但保护卷宗,是法官的一种职业本能,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为他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
当时,我们失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锤哥虽然一直表现得镇定自若,但眼底始终存在着一抹焦虑,我知道,他也在担心家里的妻子。
在我们焦急地等待通讯恢复时,更焦急的是独自在家待产的嫂子。在7天时间里,嫂子不停地给锤哥打电话、发语音,却从没得到回应。嫂子在新闻里看到王平镇的洪水席卷两岸,整夜整夜无法入睡,却也只能不断安慰自己和肚子里的宝宝。她始终记得,锤哥常讲,自己是一名党员、是一名人民法官,在最危难、最紧急的时候冲上去,是自己的天职!他的身后有群众、有组织,一定会平安回来!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嫂子独自等待了7个昼夜。
在7天的时间里,我们并没有“自扫门前雪”,而是在锤哥的带领下,尽力而为贡献自己的力量。道路被冲毁,我们就负责探路。在救援途中,虽然又渴又饿,但是我们始终坚持回到镇政府再说,因为我们知道群众比我们更需要这些送上去的物资;在救援之外,我们还担负了装卸救灾物资的任务,一天就要装卸几千箱矿泉水、面包,这是我们一生中从未有过的拼劲和勇敢。后来,我们说起这些时,嫂子哭了,我问她:“锤哥在山上呆了这么久,道路打通之后也一直没有下山看你,你委屈吗?”嫂子却说:“不委屈。他为大家奋斗,我就尽力守护好我们的小家。他常讲,为人民服务不能停留在嘴上,现在,他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我为他骄傲,为他自豪!”
9月6日,锤哥的小宝贝降生了,是个男孩。嫂子说,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像锤哥那样,做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拥有钢一样的意志、铁一样的肩膀。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重视家风建设,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在马钢锤法官优良家风的感召下,区法院将继续加强引导党员干警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建设一支“靠得住、冲得上、打得赢”的京西机关铁军,为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讲述人:区法院李秉洲推荐单位:区直机关工委
与洪水赛跑背后的家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