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玲
“风平浪静的日子,你不会认识我,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花好月圆的时刻,你不会留心我,我的红帽徽在远方默默闪烁……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寂寞;你不熟悉我,我也还是我,假如一天风雨来,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本色。”这首充满真情和深情的歌曲——《军人本色》,唱响在万里海疆、戈壁大漠,唱响在高原林海、边角村落。寒来暑往,花开花落,那是军人的青春与热血催绽;岁月静好,温馨祥和,那是军人的坚守和献身描摹,哪里有迷彩,哪里就有我钢铸铁打的中国军人。
喜马拉雅山北侧的岗巴营边防部队,常年在平均海拔约48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一年里有200多天8级以上大风的“生命禁区”里严防死守。其100多公里的边防线多处于我国与邻国未勘界立碑地段,管控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两位入伍后请缨来这里的大学生说:“在这儿驻守,‘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的感觉特别强烈,人生更具有特殊意义。”号称“岗巴五把刀”之一的王发涛,每次出巡总带上国旗,言:“即便自己倒下,也要将国旗竖在身上,以身体宣示主权。”“以身为碑、以血筑界”是他们的誓言与日常。该营创建60多年来,先后参加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平叛剿匪等多项任务,31名官兵献出宝贵生命,但“身后是伟大祖国、是万家灯火,不能退!”依然被叫得山响。
莽莽昆仑山,青藏兵站某大队战风沙、斗严寒、抗缺氧、忍寂寞,20多年来,守护着一条长1080公里、翻越9座大山、穿越108条河流,被称为“生命线”“血液线”的格拉输油管线。据统计,一直驻守在这里的老兵崔新泽多年累计翻越唐古拉山100多次,参与管线抢修300余次,累计为国家抢回油料损失5000多吨。一次,他一个人在1米多深的油坑里打卡堵漏3个多小时,因长时间吸入油气得了急性肺水肿晕倒住院,但他平淡地说:“危险的事总要有人做,我没想过退伍,只要国家需要,我就继续守下去!”他道出了所有守边人的境界与品格。
在云南边寨排雷有多凶险几乎尽人皆知,需穿35公斤的装备、在45℃的地面温度下,逐一把随时会爆炸的雷点排除。手上常爬满了蚂蟥,血流不止,即使格外小心,也可能遭遇不测。大家一定记得,杜富国就是在一次排险时突遇爆炸失去双眼和双手的,身体残了,但军人的秉性风骨仍在,眼前无光心中有亮的他早已开启了另一种全新人生。实话说,此举远非常人能做到,其教科书般诠释了军人二字的深刻内涵与不同凡响。
今年“五一”,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时,退伍军人王向楠紧急将大货车横了过来,并迅速打开双闪,有效避免了更大悲剧发生。他说:“当时就一个念头,不能让更多人和车掉下去!”他还表示,会将各方奖励捐给遇难者家属,坦言:“他们比我更需要这笔钱。”其车上张贴的“中国退伍军人”标识,何尝不是对军人特质到位而给力的现场解说。另一位退伍军人蔡炫达,被救下后即刻救他人,雨夜、路滑、坡陡,他手脚并用,借助手电微光,与他人合力将深处的4人救出。他说:“作为退伍军人,我就应该上!”其义无反顾的逆行身影,定义了年轻军人最美的模样。原来,他爷爷也是退伍军人,此血脉传承道出的是:一日从军,终生军旅;穿过迷彩,人生更精彩!
军人本色无时不在,一次海战中头部遭重创、流出的脑脊液和血糊住了眼睛,凭练就的“夜老虎”技能,忍痛排除故障的麦贤得;退伍后回到家乡,掏出全部30万积蓄、患癌也不退却、18年在3000亩荒山上种植205万余树木的张连印;为战场上那句:“谁活着回来,谁就替牺牲战友照顾双亲”的生死约定,40年如一日、写下1500封署名信、行程超过10公里的军休干部孙兆群;还有“海空卫士”王伟、“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从军16载退役后难以割舍又二次入伍的武警战士钱峰等,皆是将军人本色写入共和国史册与百姓心中的杰出代表,值得人们用一生细细品味。
道说不尽的定然少不了军人群体、群像。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三江告急,特大洪水超历史记录,30多万子弟兵星夜驰援,扛沙袋、堵管涌,用生命和青春筑起民心的“江山”;2003年“非典”肆虐,4000名军医赶赴小汤山;2008年汶川大地震,已48岁的李振波大校带领15位均写下遗书的空降兵,在“三无”条件下自5000米高空冒死盲跳,听到:“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的欢呼,荣耀与价值感顷刻拉满,此一跳纵死无憾;2020年末,新冠疫情又起,部队医护火速集结,驰援武汉;去年,我区和房山遭遇140年罕见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部队官兵紧急出动,架线搭桥、运送物资、转移群众、昼夜无休……每每急难险盼之紧要关头,最先看到的总是军人的身影,清晰而投入、劳碌而亲切,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们永是党和人民最可信赖的人!
人们赞美军人与军人本色,说开来,就是赞美其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初心,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无畏,转业转岗永争第一的执念,一日戎装一生担当的硬骨,此是荣光、是风采、是情怀,无处不丰碑,无时不高光,永为人民所颂扬和厚爱!
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