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水峪村,有这样一位农家妇女,37年,她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相继照顾6位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用勤劳善良诠释了人间大爱。37年,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半边天,用坚韧担当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尊老、敬老、孝老、爱老的赞歌。她就是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张水珍。
1984年,张水珍经人介绍嫁给了丈夫任新宏,进入了一个人员组合“复杂”的大家庭,家中共有6位老人,分别是丈夫的奶奶、丈夫的亲生父母,丈夫的养父母,还有智力体力都有些残疾的叔父。张水珍没有退缩,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一家人的重任。
自嫁到任家第一天起,张水珍就开始忙里忙外操持家务,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任家的这几位老人。婚后不到一个月,80岁的奶奶查出肺癌晚期,吃、喝、拉、撒全都在土坑上,她这个新媳妇天天为老人端屎端尿,精心伺候。丈夫的亲生父母身体羸弱,经常患病住院,其他子女常年在外,她便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养父多年身体状况不佳,患有骨膜炎、中耳炎,最后又查出胃癌,她借钱为公公看病,直至为他养老送终。2010年,叔父患上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她不嫌弃、不放弃,一直照顾老人到82岁过世。
目前,张水珍仍精心照料着84岁的养母任彩霞,为老人安排好衣食起居,她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婆婆也是妈。为了照顾丈夫的亲人,我连我亲妈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一个妈已经不在了,剩下的这一个,说啥我得把她伺候好。”张水珍动情地说。
张水珍的孝心事迹感染了身边人,在社会中被广泛传播,2019年张水珍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张水珍却淡淡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天下儿女都应该做的事。”
37年来,张水珍和丈夫相濡以沫,恩爱有加。夫妻二人勤勉持家,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好。2018年,他们成功告别土窑洞,住上了平板房,一家人其乐融融。张水珍的顽强拼搏、勤奋朴实被家人和邻里看在眼里,她的孝道文化更是被女儿、儿媳记在心头、学在平常。
“从我记事起,我妈就没日没夜地为这个家操劳,她常说行孝一定要趁早,现在我也是这样对待我的公公婆婆。”女儿任妮告诉记者。张水珍的儿子儿媳也很孝顺,儿媳每次回来都要大包小包地给老人们买东西,还偷偷把钱塞到张水珍的枕头底下。
除了言传身教,向后辈传承孝道文化外,张水珍也参与各类宣讲活动,用亲身经历感召引领周边的群众。她的感人故事,在铜川大地上广为传诵,无形中起到了以良好言行感召人,用美好品德教化人的正向示范,推动了当地“尊老、孝老、爱老、敬老”文明新风尚的养成。村民穆新梅说:“水珍善良勤劳,孝顺老人,我们村好些媳妇都把她当成榜样,村上的孝老爱亲风气越来越浓了!”
荣誉越高,责任越重。张水珍时刻不忘党和政府的关怀与人民群众的支持。她暗下决心,要更加热心公益事业,用爱与奉献回馈社会。
2020年,张水珍毅然决定拿出10000元捐献给铜川市红十字会,用以支持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当年年底,张水珍加入耀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耀州好人特色志愿服务支队,被任命为支队荣誉队长。她和队员们走进街头巷陌,整治环境卫生、引导文明交通、保卫“母亲河”……2021年7月,河南、陕西等地发生洪涝灾害,张水珍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捐物。来源:中国文明网
全国道德模范张水珍:
用坚韧担当谱写“孝老”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