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尜不仅是我童年喜欢的玩具、寒冬里亲密的伙伴,更因为它和我有一段不平常的情缘,始终让我念念不忘。
在20世纪50-60年代,由于经济贫穷,孩子们玩的东西非常有限,像冰刀、冰车对多数孩子来说都是奢望,而冰尜经济实惠,是比较普及的冰上玩具。到了冬天,只要有冰的地方,哪怕仅有一铺炕大小的冰面,都可以看见打冰尜儿的孩子。冰尜儿,似海螺状,有木制的、也有铁制的,冰尜,是我们的土叫法,它的学名叫陀螺。
我起初玩的都是木制的冰尜。做木尜很简单,将一块直径6厘米左右的圆木,用刀削成大约10厘米长、一头尖的大肚尜,在尖头的顶端钉上铁钉或摁上一个摁钉,冰尜就完成了。然后,用麻绳搓一条上粗下细的蛇形鞭子,我的尜鞭很简单:一条二尺长的布条,绑在一根有树杈(防止布条脱落)上,就是一把鞭子。把尜放在冰面上一转,用尜鞭子顺时针方向抽打,尜就飞快地旋转起来,只是木制的尜较轻,转得不快,重心不稳,有时抽打时容易腾空。
我玩冰尜曾经达到走火入魔的境界,那年结结实实地挨了父亲一顿胖揍。那是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里同学的冰尜都比较精致,再看看我的尜,又小又土,我没钱买像样的冰尜,想来想去,灵机一动,把我二叔家的梨木檊面杖偷来锯下一段做了木尜,第二天事情败露,遭到爸爸一顿打。
后来,我们的尜升级换代了,铁尜取代了木尜。玩铁尜要先用尜鞭子在尜身上缠几圈,放在冰面上,用力一甩尜鞭子,铁尜就很稳地转起来,再抽上几鞭子,尜转得更快了,玩起来很过瘾。如果想让尜儿再好看一点,就在尜儿的中心沾上花纸或滴几滴红蜡油,尜儿就显得五彩缤纷了。有的还镶嵌一个小发声器啥的,我们称“叫叫”,尜儿一转就响,转得越快就越响。玩尜不仅仅是自己玩,有时还与对方比拼,看谁能把对方的尜撞倒,倒下的就算输了。谁能赢这要看谁的尜大、有重量,所以撞尜时,都会使用又大又重的铁尜。先是两个人拉开距离,分别把尜抽稳,然后把尜往一起抽,待快撞上时,两人几乎同时使劲一抽,尜儿就飞快地互相冲向对方,有时会跑空,擦身而过,有时就撞在了一起。往往两个人直杀得满头大汗,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就比“上山”,就是看谁能把尜儿先抽上一个大土包,上不去为输。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玩冰尜不仅改变了我那苦涩的童年,开发了心智,还治好了我的病。我8岁那年,不知道患上了一种什么病,肚子总是难受,饭量比同龄孩子都少,还总恶心,因为家穷,也没钱看医生,身体一直骨瘦如柴。玩了2年冰尜,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我饭量增加了,肚子不疼了,身体也长肉了,这病却不知不觉地好了。几十年我都在想,那个不治自愈之谜,肯定与玩冰尜有关。
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冷,冒着刺骨的寒风,我跟孩子们一样,抽起了冰尜,一个古稀老头儿在寻找童年的乐趣。
我和冰尜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