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栓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态环境这道“源头活水”,永远不能被污染破坏,始终要关注细节。上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有关方面编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书,曾经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与忧虑。如该书前言说:“建立理想的人类环境,不仅包括保持生态平衡,自然资源的经济管理以及对威胁机体和对智利健康的控制,而且,还需要给社会集团和个人有机会发展各自的生活道路和选择他们各自的环境。”今天重温那时的某些观点,恐怕不仅仅是感慨。还有,读过《狼图腾》的朋友,也一定读出了草原狼与人类生存环境、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节能减排、水污染防治、能源生产和消费、森林草原、江河湿地保护等生态环境工作,做出详尽部署。这对促进改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百姓生活质量,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
生态环境伴随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从煤水电气油到空调、冰箱、机动车的使用,从江河湖海、草原森林到风电、水电、核电的资源开发利用,从垃圾倾倒、污水废气排放到化肥施用,等等,无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清浊优劣,无不与百姓利益相互关联。水有源,树有根。改善生态环境,归根到底要从源头抓起,从细节从“小事”入手,而且,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首先,要努力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企业单位在产品项目立项生产过程中,既要考虑GDP和企业效益,更要科学论证是否符合绿色环保,是否利于子孙后代生存。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培养环保意识,改变那些危害生态环境的陋风恶习。尤其要做到不捕杀猎食野生动物,不破坏自然生态资源。让生产生活行为方式,更加规范科学,更加绿色环保。
其次,要坚决遏制“先污染后治理”“边毁坏边修复”现象。管控好生态环境,既要通过法规宣传、知识普及,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保护意识,更要依法监督、依法治理。既要重视媒体监督、群众举报,更要落实政府主管部门依法监督、依法查处责任。唯此,才能有效遏制“先污染(破坏)后治理(恢复)”的被动局面。
生态环境,并非坚不可摧。在生态环境这盘棋上,只有参与者、受益者,或者损毁者、受害者,永远没有旁观者。所以,不要对废水排放、化肥滥用、河湖枯竭、山体裸露、植被沙化、麻雀生死、少雪多霾等,无动于衷,也不要误以为自家轿车用多少汽油,自家马桶用多少水,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耗用,不会出现危机。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时刻影响着生态环境那个“体温计”的升降。
环境保护没有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