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腾)龙泉镇琉璃渠村为把本村建设成为具有非遗文化、民俗旅游、休闲宜居的特色文化山庄,助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走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积极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
该村坐落在三家店水闸以北,三面环山,一面环水,风景宜人。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就是我国皇家琉璃的制造基地,并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琉璃之乡”的美誉。
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文化“一条线”
谈到琉璃渠村,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会联想到“皇家琉璃”。但是琉璃渠村不光有琉璃,在村大街还有琉璃文化墙、三官阁过街楼、商宅院、关帝庙等非遗建筑。
百米琉璃文化墙建于2008年,是琉璃渠村的标志性建筑,文化墙使用一件件精美的琉璃物件排列而成,展现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大神兽。同时也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寓意为村民四季兴旺、五谷丰登的美意。
三官阁过街楼是北京市市级文物,在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创建,清光绪年间修复,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楼体下部为城台状,由砖石砌成。东额“带河”西额砺山,皆由琉璃烧造。正脊内外侧均是琉璃五彩花卉,檐下悬琉璃牌匾,西为三官阁,东为文星高照。
琉璃厂商院建于清代,是当时工部在琉璃渠窑的督办机构。宅院内设有村内风土人情、发展历程、琉璃展示三个不同题材的展厅,使得参观游客更加直观地了解琉璃渠村的历史。
关帝庙建于元代,与过街楼相对而建,在村西口,紧邻古道,俗称老爷庙。它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四合院,坐西朝东,有三间正殿,正殿前有垂带八级踏步,庙内供奉着关帝像。此像目前正在修建当中,将于不久对游客开放。
多方式加强琉璃烧造技艺与传承
琉璃渠村的琉璃文化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是国家级的琉璃制造传承之地。村里利用琉璃渠中学教育基地面向区内外中小学生开展了琉璃雕塑、烧造体验的技艺传承,从而使得琉璃文化得到了很好地宣传保护。同时村内还邀请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专家,为大家讲解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传承保护内容,使村民更加了解与珍惜身边的宝贵资源。
深度开发探索农游合一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京西古道犹如一张大网横纵我区全境,其中就穿越了琉璃渠村的求儿岭。求儿岭种植了核桃、毛桃、樱桃等各种果树2万多棵,还设有古式四合院、接待中心。琉璃渠村还利用近10亩的废弃矿山种植了1000多棵樱桃树,有效地盘活了废弃资源,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谋发展不忘抓党建
近年来,琉璃渠村加大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力度,健全了各类学习制度,还修建了村民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通过订阅党报党刊、开展网上学习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村民在线上、线下全面学习,全方位交流,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到先进地区学习,村党支部提出了“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未来将琉璃渠村建设成为具有非遗文化、民俗旅游、休闲宜居的特色文化村庄。
- 标题导航
- 叙军民鱼水情 谋军地新发展
- 区领导继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交流
- 新学年 新起航
- 区领导为抗日老战士颁发纪念章
- 我区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
- 创新工作方式 深化推进改革
- 提高服务水平 加快转型升级
- 我区完成阅兵期间服务保障工作
- 持续降雨 积水未现
- 全区强化外围卡点建设
- 城市景观提升工程11月底完工
- 区政协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
- 石龙经济开发区召开企业家座谈会
- 区绿化办园林科普进社区
- 乡村旅游等级评定工作有序推进
- 我区部署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 全力做好第六届徒步大会服务保障工作
- 琉璃渠村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
- 斜河涧村打造“京西藤蔓第一村”
- 斋堂镇圆满完成砖厂关停工作
- 涧沟村获评“全国1000个乡村旅游模范村”
- 永兴社区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出
- 王平镇:玫瑰花示范园完善养护工作
- 潭柘寺镇:三街道路工程通过验收
- 区农业局:多项措施落实鸽子禁飞工作
- 孩子们如期开学
- 小小画家假期涂鸦
- 979路公交正式开通运营
- 区为民服务信息平台扎实推进平台建设
- 《平西抗战"红蓝箍"》再现京西抗战故事
- 9名流浪乞讨人员获救助
- 举办预防职务犯罪廉政法制讲座
- 专项整治重点地区显成效
助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走适合自身发展道路
琉璃渠村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