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史磊
近年来,斋堂镇马栏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德治村,积极打造京西红色旅游第一村,实现了全村经济的大发展,村民收入的大提高,村容村貌的大改观,村民文明素质的大提升。
马栏村位于斋堂镇东南方约5公里处,村域面积16.34平方公里,共有村民810人。这个因在抗战期间是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所在地而闻名于世的小山村,被誉为“京西抗日英雄村”。如今,马栏村赢得了“全国文明村”的光环而更加熠熠生辉。
建设服务型“两委”班子做出德治表率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马栏村以创“服务型党组织”为契机,全面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班子建设呈现出点子多、面子大、角度广、推入深,形成了上下联动、纵横交错的网络化、无缝化的发展格局。
由于每天到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参观游客较多,马栏村“两委”坚持每日7时全员到岗制度和全年坐班制度,保证村民和游客随时都能在村委会找到工作人员,方便村民和游客。在工作中,村“两委”班子坚持心为民、干为民、惠为民,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干实事。坚持村领导干部“十要十不要”,积极践行“四勤四到”的要求,即:眼勤看到,腿勤走到,嘴勤说到,脑子勤想到。
为更好地服务村民,检验村“两委”班子为民办事满意度,马栏村提出了“我拿奖金您做主”的方法,就是采取村民代表为村“两委”班子成员打分,来决定年终奖金的多少,以此激发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促使村干部把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同时为更好服务村庄发展,村内还设立了“好点子”奖,就是村民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设,落实一条就能得到200元的奖金,奖金的1/4由村“两委”成员自己掏腰包。
推动全村经济发展筑牢德治基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空谈道德是不行的。马栏村在谋划发展过程中,积极开发村内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村域自然风景、历史文化等资源的特色,对马栏沟峪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申报马栏村旅游景区。村“两委”多方筹措资金,对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进行扩建,丰富了展馆文物资料,加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在水湖港景区,铺设了木栈道,修建了观景平台、休息亭,设置垃圾筒、指路牌、植物标识牌等附属设施,为景区早日面向游人开放打下了基础。同时积极改善村内基础设施,硬化道路、种植绿化带、新建篮球场,电话、电视、自来水实现百分百入户。村内环境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了村道脏、乱、差等现象。村域环境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经过近几年发展,马栏村形成了红色主题教育、古村落参观、生态观光等多元化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村内经济持续发展,村民收入连年提高。2015年上半年,马栏村接待游客6.4万余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9778元。
诚信崇德构建美德乡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村“两委”每年都向村民承诺办10件实事,并且言行一致。近年来,马栏村在村内实施了多项惠民项目,如补贴新型合作医疗,村里为村民出95元,村民只需缴5元就可参保新农合;村内60岁老人每天可以免费到“大食堂”用餐;村民种粮实施补贴,杂粮每亩补贴50元,收获的玉米每斤补助0.5元、豆类0.8元等,几乎涵盖了村民的医、食、住、行。
在改善保障民生的同时,马栏村也非常注重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先后在村内开办了文艺中专班和夜校,设立面点、创业、书法、文艺等多类课程,成立了村打鼓队、合唱团和小剧团,组织村民开展跳舞、唱歌等文化活动。
马栏村通过坚持以德治村,连续多年没有一例上访事件发生,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上访。全村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获得市级“首都文明村”、“全国文明村”、“社会和谐先进村”等荣誉。
全村经济发展 村民收入提高 村容村貌改观 文明素质提升
马栏村“以德治村”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