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雁翅镇雁翅村的张久良来说,他这辈子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防病治病,守护相邻的健康。年近古稀的他从18岁背起药箱,在乡村医生这个岗位一干就是50年,至今没停下乡间行走的脚步。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深山区普遍缺医少药,群众有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特别是传染病爆发更是束手无策,只能依赖民间偏方,小病扛大病拿命挨,村民死亡率很高,光乙型脑炎村里就出现了十多例。张久良目睹乡亲受疾病困扰,内心十分焦虑。正好村里要培养乡村医生,大家一致推举张久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接下了这副担子。
当务之急是尽快掌握医卫知识和技能,半医半农的他白天和乡亲一块下地劳动,晚上刻苦钻研古今医学书籍,从不放过卫生部门举办的各类技能培训。
山里人防病意识淡薄,医疗保健常识更是盲区,不少人轻防重治。如何提高村民的防病意识,做到防治并举防重于治让张久良煞费苦心。他主动争取村领导的支持,加大防疫工作的宣传力度,还时常上门宣传、拦路宣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身边的事例唤起人们对防疫的关注和重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区疟疾病流行。为控制和预防疟疾,他把抗疟药送到病人手中,看着病人服下才走。交不起注射费的困难户,张久良自己掏钱垫付。九十年代,每年进行逐门逐户的结核病普查排查,他在每个农户的大门外都做上记号,有无结核病例一目了然。张久良抓防疫工作常年不懈,村民身体素质大大提高,在他的努力下,各种疾病传染病逐渐减少,有的已多年绝迹。直到现在他仍然坚持义务普及防病治病知识,到社区讲课,为村民建健康档案,给老人上门体检。
乡村医生的最大特点就是随叫随到上门服务,不管是寒冬酷暑,白天夜晚,有时刚端上饭碗就被病人叫去。张久良有时一晚能出诊数次,就是大年初一,也是有求必应。
2011年冬天的夜晚,天上飘着大雪,村民杜伟华突然肚子疼,看看表都快11点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张医生打了电话,功夫不大,一个“大雪人”推门而入,脚上的鞋子全湿透了,经认真检查确诊是脾破裂,不及时手术会有生命危险。立即帮家属把病人送到了区医院,家属要给他出诊费,张久良拒绝了。
乡村医生收入微薄,2008年他被河南台村聘为社区医生,工资也只有几百元。可几十年来他从没收过村民的出诊费和挂号费。推拿、针灸、拔罐治好了无数病人,没有收过一分钱。进药也全都是经国家质监部门检验的合格药品,严格执行统一售价,从不卖高价药、伪劣药。他说医德是医者的底线,治病救人的人不能坑人害人,一生行医的他从没出过药品安全事故,也赢得了百姓的信赖和尊重。
张久良一生勤奋好学,简陋的家里到处是医书,河边钓鱼都拿上书,边看边记。他还坚持回访病人积累经验,常年的学习积累使他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加上耐心热情的服务,周边群众有病都愿找他诊治。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只要他能治绝不往外推,遇到重大疾病而病人自己不重视,他还要说服病人及时上大医院治疗,他的认真负责精神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为加强理论知识,五十多岁的他考取了北京市卫生学校的中专,200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2011年北京市乡村医生十项技能大考核,六十多岁的张久良在几百名参赛者中荣获第一名。
张久良每天坚持步行10公里,清淡素食为主,他说锻炼好身体才能为乡亲们服务。家人早就劝他:“年纪大了,整天东跑西颠劳神费心,别干了。”张久良却说:“乡亲们信任我才来找我,不干我这一辈子所学不是白费了吗?能动就得干,每次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心里不光有一种成就感,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能为大家做点事儿,我感到生活很充实!”
每天,在雁翅和河南台的大街小巷,人们常会看到一个精神矍铄身板硬朗的老人,不知疲倦地为村民的健康奔走忙碌着。“但愿人间无疾病,哪怕架上药生尘”是乡村医生张久良一生的追求。故事线索:雁翅镇故事采写:吕秀玉
一辈子 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