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欣皓)受特大暴雨灾害影响,斋堂镇沿河口村因地势低洼,整体受损严重,村庄所有房屋全部被洪水浸泡、淤泥倒灌。根据灾后恢复重建相关政策,沿河口村将整体搬迁,虽然新址和老村子只隔了一条排水沟,但更加安全宜居。
日前,记者跟随沿河口村村民代表来到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一起参加了异地安置建设项目的工地开放日活动。这次开放日活动也是区、镇两级政府落实主题教育,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抓手。
“我们马上就要进行主体吊装。”项目建设方对村民介绍道。施工现场,多台大型作业机械开足马力,工人也分散在不同区域,加紧作业。
村民于凤军和几位村民代表戴好安全帽,跟着项目负责人在6个地块间穿梭,看着回填完毕的土方,还有一条条已经安装好的地梁,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于凤军说:“施工方讲解得很清楚,户型、选址我们也都很满意。从现场看,地基很结实,进度还挺快,我们相信政府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记者注意到,该项目施工现场和普通房屋基础施工作业项目看起来有些不同,据项目建设方介绍,这些房屋名为装配式模块房,包含地梁、房屋在内,均由工厂统一生产,具有抗震、坚固、防水等特点。相比传统建造工艺,装配式住宅可以根据设计需求,灵活组装,建设时间大大缩短,施工作业也不受天气影响,非常适合灾后重建项目。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沿河口村异地安置房项目负责人王鸿章说:“我们正在进行基础部分施工,采用预制装配式的模块房技术,可以避免寒冷天气的影响,所有的混凝土构件都在标准化工厂预制加工,构件运输到现场后,可以适应整个村庄的标准化建设。”
项目的加速推进离不开村民代表、镇村干部和区派驻村工作队队员们的共同努力,大家在前期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村民诉求和愿望的基础上,从群众的“吃、住、行、水、电、气、热”等多方面入手,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区派驻村工作队斋堂组领队李志东说:“自9月4日入村报到后,我们工作队以村为家,吃住都在这里,通过全程参与沿河口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深入转化为工作本领和强大的工作动力,既锤炼了党性,磨炼了品格意志,也提升了干部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沿河口村异地安置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6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44万平方米。其中,农宅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可安置农户96户,外观以青灰色调为主,透着古朴、大方。除了满足沿河口村整村安置需求,项目还将同步建设村委会、综合文化站、健身场地、小卖部、老年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约600平方米。
异地安置工程完工后,沿河口村各家各户可根据原房、宅基地等具体情况,对应选择120、140、160、170、180平方米5种户型的二层住宅新居。
斋堂镇党委组织委员李笑晨介绍说:“这是斋堂镇全力以赴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在9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带着村民代表赴河北省的工厂进行考察参观,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无论是风貌还是坡屋顶、外立面色彩的选择,都是符合山区农房特点和村民的生活习惯,目的就是让大家住得满意、放心。”
采用预制装配式模块房技术符合山区农房特点和百姓生活习惯
斋堂镇沿河口村异地安置建设项目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