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静悄悄地,期盼已久的雪翩翩而至,我穿上羽绒服,带上厚厚的帽子、围巾,还穿上了压箱底的雪地靴,准备去户外迎接雪花。
外面的天气比想象中还要冷一些,空气吸入鼻腔的瞬间,整个人都感觉被冷空气贯穿得通透了。与我去南方旅游时感受到的湿冷不同,北京的冬是干冷的,好在穿的厚一些,就能够抵御寒冬。下雪的日子,更是让人觉得喜悦,因为这意味着空气更加清新,对于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也十分友好。
走了一段路,慢慢的,雪花不再玩捉迷藏,而是逐渐现出真身。先是在空中看到一些仿佛柳絮一般的漂浮物,然后缓缓落在地上,落在低矮的灌木上,落在楼宇的屋顶上,落在羽绒服的肩膀和袖子上。我抬起胳膊,看到密密麻麻的雪花正在以不规律的形状堆积,黑色的羽绒服转眼就起了一层“白霜”。此时,它们大小也只比小米大一些,父亲说,这是“玉米糁雪”。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母亲在家里守着灶台熬出来的玉米糁粥,不规则形状还真挺像现在的雪。我伸出手,想用手指将它们拨弄开,看看它们的形状,却不料手指的温度将它们瞬间融化,好似还没来得及和世界说你好,就匆匆离开。
下了一夜的雪,厚厚地积了一层,大地一片雪白犹如地毯一般,踩上去“咯吱咯吱”的。一些楼宇的彩色屋顶也被覆盖,砖红色的屋顶上铺着一层白色雪花,远远看去,好像为巨大的楼宇戴上了一顶圣诞帽,显得活泼又有些滑稽。
小孩子喜欢下雪,因为雪天能够出去堆雪人、打雪仗。他们被父母裹得严严实实的,活脱脱像个球,在雪地里奔跑的样子显得有点笨拙,却又十分可爱。雪地上那些小小的、凌乱的脚印,能够想象得出,小朋友活泼的跳跃之姿,戴着厚厚的手套堆出来的雪人,形形色色各有不同。有的用胡萝卜充当鼻子,红红的在雪地里非常显眼;有的把围脖套在雪人身上,完全不顾雪人根本就没有“脖子”;还有的从家里拿来遮阳帽,戴在雪人的头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夏威夷度假,让人忍俊不禁……即便是追逐打闹的时候摔了,他们也不怕疼、不怕冷,也不哭,反而是笑呵呵地继续跑,为冬日的雪白增添一抹活泼的色彩。
青年人喜欢雪,喜欢诗句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意境,更期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气氛。每到下雪,总能看到相约压马路的年轻人,他们大多不再堆雪人和打雪仗,更喜欢捧着一杯热煮红酒,或者是一个烤红薯加一包栗子,就能享受到下雪天的乐趣。肥皂剧中渲染的啤酒加鸡翅雪中套餐,也让每个下雪的日子格外鲜活。
老年人喜欢雪,他们相信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也喜欢空气更加清新的日子。因此下雪的日子总能看到不少老人在街上散步,即便是路滑有摔倒的风险,但大家想要出门赏雪的心却是什么都拦不住的。也正因如此,不少社区在接到下雪预警后,便会安排扫雪事宜,大扫帚划过雪地的瞬间,地上洁白的毛毯便会迅速变形,只留下扫帚的一溜儿细细的印记,如果雪下得足够大,那么这些印记便又会被接下来的雪缓缓覆盖。
从下雪,到雪停,这一切发生的悄无声息,不像夏日的暴雨,总伴着雷声滚滚而来,也不像秋日的狂风,总裹挟着各色落叶而至。雪的安静,与冬日的静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让人十分放松和惬意的感觉,难怪有人称其为“雪姑娘”,调皮可爱、轻松愉快,又有些内向含蓄,这可不就是个小姑娘嘛。
雪落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