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到2020年,北京故宫百年大修工程第三阶段开始了,这是自1911年修缮后,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首次整体大修。
龙泉镇琉璃渠村忙碌了起来,各色琉璃瓦和制件都要在这里烧制。这里曾是元、明、清三代皇家指定的惟一专门负责承造皇家宫殿、陵寝、坛庙等各色琉璃的“官窑”,窑火700年不灭。
读者都知道北京西城区有个地名琉璃厂,却不知这个琉璃厂的琉璃窑,只是在元代烧了不长时间,就迁到了盛产烧造琉璃瓦原料——坩子土的京西门头沟。因为烧造皇家专用的琉璃制品,西城区海王村更名为琉璃厂;门头沟刘李居村也因这里专司琉璃烧造的官署琉璃局而更名为琉璃局。琉璃渠的村名就是由琉璃局谐音转化而来。
据近代《刘敦桢文集》记载,元朝时由山西赵氏家族迁至北京,琉璃窑厂最初建窑于宣武门外海王村。琉璃渠村周围盛产烧造琉璃所需的主要原料坩子土,且交通便利,琉璃窑厂迁到了这里,琉璃渠村成为“官窑”。
琉璃瓦明亮透底,关键是料和秘笈。坩子土是页岩的粉末,用它制作的瓦坯细腻光滑,呈月白色,可完全呈现釉彩本身的色泽;烧制琉璃瓦所用的釉彩是以石英和氧化铅为主的金属釉料。这里至今使用着清工部“独家授权的专利烧造技术”,釉彩的配置是最核心的“技术机密”,只有村里的几个配釉技师知道,在家族里口耳相传。
要使琉璃瓦达到“成大形而不开裂,经百年而不掉釉”的完美品质,除了原料、配釉讲究外,最关键的还要数琉璃渠“窑作”两项绝技了。
“两窑烧造法”是“官窑”区别于民间普通烧造技术的标志性特点之一。每一件琉璃活件都要经过两次烧制,第一遍是在塑形完成后,技师们会将琉璃瓦的泥坯放入“素窑”烧造定型,待晾干上釉后,还要再放入“色窑”进行二次烧制,这样烧制出来的琉璃瓦,即便经历100年,釉片也不会脱落,瓦片更不会变形开裂。
“窑作”的另一项绝技是“看窑”,烧造琉璃瓦没有温度计,窑温和火候全靠技师“看”,何时加柴、何时开窑,必须全听“看窑”技师的,否则温度高了,彩釉就会融化串色,而温度低了,开窑早了,釉彩还没有完全烧“亮”,处于“加生”状态,那么一窑的活件就会全部报废。因此,“窑作”的技艺与彩釉的配方一样是琉璃渠不外传的“家族绝技”。
除了选料、配釉彩、烧窑、看窑这几个关键步骤外,烧造琉璃瓦的步骤还有原料粉碎、淘洗、配料、炼泥、制坯、修整、烘干、素烧、施釉、出窑、晾晒等20多道工序,每一件琉璃活件的制作都需要约十多天的时间,十分讲究。
如此讲究的工艺,在紫禁城缔造“金顶”的同时,还创作了很多精美独特的琉璃艺术品,其中最著名便要数北海和故宫的九龙壁了!
制作九龙壁的过程比烧造琉璃瓦更加复杂,技师们首先需要将图纸分解成一片片的方砖,明确所需不同颜色方砖的数量,然后再逐个颜色的进行配釉、烧造,待琉璃方砖出窑后再按照图纸逐块对缝拼接。此外,故宫乾清门照壁上的一对花篮,皇家庙堂、陵寝所需要的僧、力士、天王、文吏、武吏、马、骆驼,以及佛教八宝、镇墓兽等也都出自琉璃渠“官窑”。
除上述几种造型外,据《清工部续增则例》记载,皇家常用的琉璃构件共有上百种,而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出自琉璃渠。其中,仅建筑用的琉璃瓦造型就有板瓦、筒瓦、勾头、滴水、吻、兽头,脊等64种,而且每种瓦件又有严格的尺寸、颜色分类,在明、清时期,琉璃是皇族的“专属品”,民间百姓不可随意烧制,更不可越制使用。
如今,琉璃瓦虽不再是“皇家”专属,但琉璃渠的琉璃窑厂仍保留最为精湛制作的技艺,700年薪火相传、700年流光溢彩。正如古建专家林徽因所说:“本来轮廓以极优美的屋宇,再加上琉璃色彩的宏丽,那建筑的冠冕便几乎无瑕疵可指。”张昕/文
坐落在琉璃渠村口的关帝庙,供奉着关老爷、太上老君和窑神,供奉关公是为了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与别处的供奉关公的寓意相同;而供奉窑神是因为在历史上“烧窑”是一个行业,窑工们为了感谢和纪念这个行业先人而敬奉的;至于“太上老君”则主要是因为他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最讲究炼丹炼汞,需要掌握火候,而在琉璃的烧造过程中,掌握火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老君”自然就成为了“火候”的专家了,也就顺理成章地进驻了关帝庙受人香火了。
稳作,是琉璃瓦烧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专门负责设计制作琉璃瓦的模具。匠师们根据设计图纸或实物一比一用炼好的泥将所需的物件逼真、惟妙惟肖地做好、捏好、晾干定型后,再用石膏泥把整个活件包裹起来,待石膏干透了,再用细锯从中间锯开,取出活件,这样一个模具就完成了。
图为琉璃渠村老窑厂旧址。1912年,辛亥革命后,时局动荡,军阀混战,曾经辉煌一时的琉璃窑厂一度陷入低谷。新中国建立初期,北京市政府出资扶持,使琉璃窑厂再度兴旺。此后,窑厂先后承担了1949年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修缮、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的十大建筑建设、1969年天安门城楼首度落架大修、太和殿、武英殿修复等一系列重要的古建修复任务,用琉璃瓦记述了时代的变迁。
工匠们正在摆放琉璃瓦。几乎每名工匠在安装时都会哼唱一个口诀:“琉璃匠,跟着上,不怕丢,就怕忘。”意思是说在安装过程中琉璃构件的顺序,丢了可以找,忘了无法装。由此可见,摆放琉璃瓦也是一门学问。比如,一个天安门城楼顶就需要10万片、约60余种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琉璃瓦,稍有差错都会影响“金顶”的神奇效果。
图为工匠正在逐个擦拭烧制成功的琉璃瓦。琉璃瓦由黏土做胚,砖窑烧制,全过程粉尘很大,琉璃活件出炉后,都要经过仔细擦拭,使其恢复光亮、艳丽,这样才能装车运到宫里。
烧窑,琉璃渠的“官琉璃”之所以成为国字头非遗,就是因为这“两次烧造”的独门技艺,琉璃渠的“官琉璃”都要经过两次烧造,第一次烧素坯,第二次施釉后,再烧彩窑,这烧制出来的琉璃瓦,百年不变色、不开裂!烧窑掌握火候温度尤其重要,稍微不注意一窑的活件就会因出现色泽不达标、亮度不够等而全部报废,只有极少数的烧窑技师能够准确掌握烧窑的技法,这也是行儿里家族口耳相传的秘密。
图为琉璃渠村最老的窑厂。据史书记载,琉璃渠窑厂始建于元代,由山西赵氏迁建至北京,自那时起这里便是皇家烧造琉璃的“官窑”,元、明、清三代又先后对窑厂进行了扩建,官制最高时达到从四品,窑厂规模最大时达到900平方米,内有匠夫300余户,窑炉10余个,所有皇家园林的御用琉璃瓦,必须出自琉璃渠村的这个窑厂。这里的窑火至今700年不灭。
图为琉璃瓦件“脊兽”,即故宫建筑屋顶飞檐上摆放的神兽。明清时期,对于脊兽的摆放有着明确的规制,多为一、三、五、七、九等单数,故宫的太和殿等级最高,用到了十个,除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外,大概也意味着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十个神兽前的人形琉璃叫做“仙人引路”,他后面的神兽依次是龙、凤(图中右侧)、狮子(图中左侧)、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乾清宫的地位仅次于太和殿,用九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用七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用五个;某些配殿,用三个甚至一个。
施釉,是决定琉璃制品色泽、亮暗的关键步骤之一。匠师将釉作技师配好的釉料液用挂浇的方式施抹到烧好的素坯上。施釉非常讲究技法,要边转边浇,使釉料液均匀地挂在素坯上,否则就有串色的可能,那么整片琉璃都要重新烧制。施釉工匠正在为板瓦施釉。
- 标题导航
- 百名全国、市青联委员到我区植绿
- 帮扶资金铺就山村致富路
- 大樱桃最早五月可采摘
- 梨花园内乐跑健身
-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招招民为先
- 推动“三农”领域工作深入开展
- 希望政府管理服务平台为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提供助力
- 推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地方发展
- 我区生态环境郊区县排名第一
- 我区将建成全市领先的森林防火指挥系统
- 区总工会免费为劳模配镜
- 压减燃煤还青山碧水蓝天
- 我区召开2015年综治委、流管委第一次全体会
- 我区召开2015年双拥工作暨迎检动员部署会
- 致全区出租房屋居民的一封信
-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招招民为先
- 区国资委企业改革调整打出“组合拳”
- 说说“头寸”
- 清理住宅楼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 区食药监局创新举措把好许可准入关
- 合同签约怎么办?工商就能帮您忙
- 区水务局多措并举迎接“南水”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 职业年金来了
- 全校师生献爱心
- 重走抗战路
- 区民政局以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民政工作发展
- 107名退役士兵获自主就业补助金
- 区社区学院举办惠民培训打造终身学习课堂
- 龙门三区垃圾分类
- 区妇联和社区学院联手举办女性文化修养培训班
- 广告
- 违章处理新规实施代人销分被限
- 大峪司法所举办开放日活动
- 区食药监局探索建立群体性聚餐备案制度
- 华夏公证处上门为老人办理继承公证
- 区司法局举办人民调解员骨干培训班
- 龙门新区五区举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讲座
- 区法院与山东省两法院交流学习
- 野猫碰掉花盆砸伤路人,房主是否担责?
- 分居两年要离婚,彩礼能要回来吗?
- 可防性案件防范小知识
- 教育简讯新桥路中学少先队员站立少年先锋岗
- 龙泉雾小学2015年读书月活动启动
- 军响与庞各庄二小两校“田园教育”结成新伙伴
- 信息化为教育发展插上翅膀
- 学生艺术节门头沟区专场展演落幕
- 区义工联圆残疾人踏青赏梅梦
- 京煤总医院补选区人大代表工作完成
- 区义工联与育园小学携手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活动
- 区义工联开展亲子活动
- 区义工联党支部举办别具特色党课
琉璃官窑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