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西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要在冀热察边境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会议不久,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冀热边区创建根据地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冀热察区域属于华北地区,位于太行山与燕山山脉的结合部,面对华北平原东北地区前端,是逼近北平、天津、唐山、张家口等华北地区等日军占领的中心城市最前线,对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的争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而,无论从军事战略上还是进攻方位上,冀热察地区势在必得。此外,冀热察地区是已经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重要伸延部分,是巩固和发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区必不可少的前沿阵地。
从地形地势上分析,冀热察地区是山地与平原的结合部,是由山地向平原渗透,由农村向城市推进的有利区域,具有牵制与消灭敌人,进行游击战争的有利条件。毛泽东曾经强调:“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着重于山地,是考虑便于创造根据地,建立起支持长期作战的战略支点”,而冀热察地区就是一个华北游击战争优选的一个战略支点。
从政治地理看,(北)平西宛平县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就有了中共的县一级组织,虽然处于秘密状态,但是已经拥有自己的武装,宛平县七区(今天雁翅镇全部、斋堂镇部分区域)基本政权也在党组织的掌控之下。平西宛平六区,即门头沟矿区(今天三个街道办事处和龙泉镇所辖区域),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已经建立党的支部和特支组织,李葆华、刘宁一等党的领导人都曾在门头沟矿区从事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早在上个世纪初叶,李大钊就派他的学生王复生来门头沟传播马克思主义。十年之后,三十年代初期,李大钊之子李葆华担任了门头沟矿区党支部书记。五十年代,李大钊的小儿子李欣华也来到门头沟,担任了大峪中学党支部书记。革命先驱钟情于京西这一片热土,由此可见一斑。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北平地区由地下党组织参与组建的国民抗日军(红蓝箍),在进入平西山区时得到中共宛平县委的有力帮助。老市长焦若愚同志第一次来到门头沟,就是在这支部队担任民运科长时,他来到大村和田庄与宛平地下党负责人魏国元见面;七七事变不久,中共中央北方局刘少奇、彭真几乎在第一时间派出苏梅、陈群等同志到青白口与宛平县委负责人魏国元取得联系,着手进行接应八路军主力进驻的先期准备;当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马上派出12位老红军吴伟、赖富等带着他们的签名信件在1937年10月前后来到青白口,与魏国元接头,组建成立了平西抗日游击支队;中共北平市委农工委书记刘杰在1937年底,从北平城来到平西青白口组建中共宛平中心县委。三路人马聚集在平西地区,就是看准平西具有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自然环境,同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我党的组织基础。
1938年初,聂荣臻专门找北方局派往平西的干部苏梅和宛平县委负责人魏国元谈话,他提出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如果大部队进驻平西,能不能站住脚?当得到肯定答复以后,才让聂荣臻下定决心,派出第一支队(晋察冀第一军分区)政委邓华率主力部队挺进斋堂川。
正因为有了邓华支队的先期开辟成功,才让中央有了开辟冀热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进一步决策。1938年4月1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总部向在晋西北作战的一二0师下达命令:“雁北支队(宋时轮支队)准备1500人,步枪600支,改称察热支队,转移至龙关、赤城地区,同邓华支队靠拢,创建冀热察边抗日根据地。”
半个月之后,朱德、彭德怀电示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为使我军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同时解决财政经济,需要有适当兵力,深入冀热察区活动,以宋时轮为第四纵队司令,邓华为政委,率部向冀热察挺进。
八路军向冀热察地区挺进的目的十分明晰,从具体目标和战略意义上讲,均具有旗帜的先导作用。1940年11月24日,毛泽东等中央军委领导给萧克发电:“平西、平北及冀东区域的坚持与发展,增加了对整个局势的意义,望从艰难中支持下去。”由此可见,平西根据地开辟与巩固对华北抗日大局,具有战略影响。挺进军的组建以及冀热察区党委的成立,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深谋远虑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我党我军在华北抗战中一项重大举措。
- 标题导航
- 我区举办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
- 深入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
- 我区1256名考生参加中考
- 我区通过产业导入和资本引入促脱贫
- 切实抓好各项防汛工作积极应对近期的强降雨
- 筑巢引凤助力我区经济发展亿元项目落户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
- 我区加强监督检查
- 我区经济社会运行稳中向好
- 我区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
- 1-5月我区旅游景区运行良好
- “银税互动”助力中小企业半年累计授信5700万
- 今年财政支出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圆满完成
- 区工商分局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
- 京西旅投公司召开1-5月份经营工作分析会
- 廉政知识竞赛营造清正廉洁氛围
- 我区通过产业导入和资本引入促脱贫
为什么选择开辟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