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斋堂镇火村人。八年抗战中,火村饱受战火摧残。解放初期,尽管村里有所恢复,但仍是满目疮痍,破乱不堪。我的父亲李万祥是上世纪4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他看到一家一户单干,不但摆脱不了贫困状况,而且很难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便寻思着把大家组织起来。1952年春天,父亲动员大伙成立了村里第一个互助组。到1956年,经过父亲的努力,成立了全体村民参加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父亲被村民们选为火村的第一任社长。
村民的信任和拥戴,使父亲深感肩上担子的份量,如何让一个穷山村走向富裕,他有个久存于心的梦想:把山里的水引到村里来,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严重缺水的问题。于是,他召开村干部会议,充分讨论火村长久发展问题。有的建议砍山伐树赚钱;有的提出外出搞副业;有的说开窑挖煤。父亲则说:“我们是农民,种庄稼是本分,不能靠破坏资源过日子,因为那不长久!我察看过了,也咨询了不少人,南山脚下有长年流淌的山泉,因与村之间有断层,所以水流不到村里便渗干了。如果我们筑道堤坝,把水截住并储蓄起来,再开山修渠,引水下山,干巴火村就能变成水村,就能稳定长久地发展!”
父亲的话如静湖投石,立刻在大伙心里泛起波澜。村里人饮水靠得是两眼深水井,稍有干旱便水量不足,大旱之年,更是水贵如油。村里人挑水要天天排起长队,有的人几天不洗脸,甚至连一盆儿刷锅水都要反复使用,实在浑浊了才用来喂猪或和煤。人畜饮水尚且如此,种庄稼只能看老天爷脸色了。水是生命之源,亦是生产之本,想水、盼水,是村民们祖祖辈辈的企盼,可是这么大的工程,资金从哪儿来?设备从哪儿来?技术怎么解决?除非天上掉馅饼!
父亲说:“过去,一家一户单干,开山引水连想都不敢想。如今成立了合作社,就是要靠大家的力量,做前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儿,让子孙后代不再受苦受穷!开山引水的确困难很大,但这是责任所在,我们党员、干部就是要带领群众向前奔!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比困难多!”
其实,父亲没有说大话。自从成立了合作社,他就在心中铺展了引水入村的宏大蓝图。为筹集资金,他组织开办了一座集体煤矿,煤场上的煤堆积如山,买煤的人络驿不绝。社员们满以为可以多分些钱,把小日子过得好一些。但是,父亲并没有把钱发放到大家手里,没有胡花乱用,而是全部积攒下来,为的就是圆火村变水村的梦!
1957年秋末,北京大学一批干部教师来村里体验生活,听说村里要筑坝引水,立刻融入其中,成立了以父亲为组长的工程指挥小组。经反复论证,确定了筑坝位置和修渠路线,村里的青壮年分成两队,筑坝截流和开山挖渠同时进行,施工工地红旗招展,热火朝天。
截流工程先要挖河基,要挖到岩石层才能使坝体与河基形成一体,堤内的蓄水才不能渗漏。河基越挖越深,过了4米多仍不到岩石层。水越挖越大,大家只好穿雨衣、雨靴,泡在冰冷的水坑里作业。山区的冬天格外寒冷,他们分成三班轮换,昼夜不停,否则就会上冻。他们一边向外淘水,一边向下挖掘,还向坑外清渣土。寒风吹得雨衣直挺挺的,嘎巴作响,但他们浑身却大汗淋漓,散发着热气。他们不敢停歇,每干一小时就得换班到窝棚里烤火,不然就冻得受不了。父亲不顾众人劝阻,跳到水坑里,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
由于劳力不足,劳动强度大,个个累得精疲力尽。北京大学派来两个班的学生前来支援,还支援了两台三寸的汽油泵,昼夜抽水,加快了工程进度。为筑坝运送水泥、石料,也是劳动强度极大的活茬儿。那时,没有道路、没有车辆,只能靠村民们沿着山间小道儿,一篓篓背、一袋袋扛、一筐筐抬,每趟往返四五里,一天不知跑多少个来回。尽管大家浑身酸疼,却无人叫苦喊累。因为不论是重体力劳作,还是危险的场地,都有我父亲和村主要干部们忙碌的身影。
经过一冬春的艰苦奋斗,一座长17米,高约5米的截流蓄水坝筑成了,一条长1200多米的渠内流水,渠上行人的盘山渠修成了。通水这天,全村人早早来到出水口,看到一股强劲的水流冲出管口,划出一道银色水波,人们欢呼跳跃,拍手相庆,我父亲更是激动,眼里闪着泪花,捧了一捧水喝完,大喊一声:“甜呢!真甜呢!”
引水入村之后,父亲又继续带领大家修建水塔,修通入户管道,让全村社员吃上了自来水。接着,他又带领全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利用冬闲扶唇垒堰、闸滩垫土、平整土地、修通水路,将全村900多亩土地的600余亩变成了水浇地,其中300亩能种植小麦,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还多。
父亲有个习惯,饭后必抽一袋烟。有一天吃过晚饭,我见他摸烟袋,忙去点火,由于天黑了,一下点歪了。他一边抽烟,一边笑着问我:“想不想夜里和白天一样亮呀?”我说:“想!怎么才能那样呀?”父亲笑了:“发电!有了电,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以后再不用推碾子拉磨了!”父亲没有骗我,在北大教师的帮助下,村里购买了锅驼机、发电机,用村里自采的煤,在斋堂地区第一个办起了火力发电站,成为京西深山区用电第一村!
有了电,村里盖起了澡堂,村民可轮流洗浴;有了电,父亲又主持在村中心建起可容纳数百人的大礼堂,邀请城里专业剧团来村演出。北大干部教师和村民、中小学生甚至村里在外工作的村民也都编排文艺节目,在村礼堂里演出,村里的文化生活非常活跃。
父亲的付出得到村民们的认可,先是在公社里受表扬,后来又被评选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受到时任彭真市长、刘仁副市长的接见,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国宴呢!
“文革”中,父亲被打成了“走资派”,挨批挨斗、干脏累活、挂牌游街。父亲沉默无语,我心里非常难受,晚上回到家里,我帮他拍打衣服上的灰尘,喊他吃饭、为他挟菜,饭后照样为他点烟。此时,父亲脸上才露出些许笑容。我看到,他眼里有了晶莹的东西,闪了几下便没了。
上世纪70年代末,父亲被重新启用了,先后在社办化肥厂当厂长、在社办煤矿任党支部书记、在社办机器修配厂任党支部书记,工作虽然换了多次,但年年出成绩,他从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依旧辛勤默默地工作。1983年底,父亲突然得了脑溢血,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与世长辞了。
父亲,一位革命的老党员,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谋利益,无私无悔地将一生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物质财富,却在我心里树立起一座无私的丰碑!
- 标题导航
- 2014年门头沟区围棋邀请赛成功举办
- 部署APEC期间安保维稳工作
- 我区与市友协组团赴斯里兰卡举办“北京周”文化交流活动
- 就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再研讨
- 区领导与北京铁路局就建设旅游专线进行座谈
- 民盟市委在我区举办“设计走进美丽乡村”现场会
- 区委政法委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
- 我区森林健康经营项目主体完工
- 韩国茂朱跆拳道示范团到我区进行交流表演
- 区园林绿化局加强林地绿地林木养护管理
-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区域内道路部分机动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 强化监管责任 加大宣传动员
- 我区召开冬季供暖问题维稳工作专题会
- 市政府第九督查组到我区检查督导工作
- 将目标定在群众满意上
- 全区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
- 我区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检查
- 前三季度我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3.7亿元
- 区残联温馨家园活动丰富多彩
- 区商务委多措并举助力外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 我区第二届职工硬笔书法大赛现已开赛
- 区人力社保局进一步强化政风行风社会监督
- 石龙工委召开“特色党建活动”创建工作总结会
- 区残联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
- 政策小知识
- 6000幼儿家长定期收到科学育儿短信
- 青春最美的诠释
- 区义工联为老人过生日
- 养老助残服务单位门槛降低 服务更多更便捷
- 龙泉镇举办象棋比赛促进全镇体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 区质监局全力做好APEC会议期间消防安全保障
- 区义工联与城管联合清理队为新桥大街“洗脸”
- 京煤总医院呼吸内科团队成功完成远程医学继续教育视频录制项目
- 区教育系统举办2014年教职工运动会
- 走进音乐厅 放飞音乐梦
- 王平中学学生走进五星级酒店上体验课
- 文化养人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 区教委举办
- 第九届京西人口文化节闭幕
- 区人口计生委检查指导镇街计生工作
- 区人口计生委
- 宝宝能够认识这个世界吗?
我心中的丰碑
——忆我的父亲、北京市劳动模范李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