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3年底,我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5.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22.4%,预计2020年约达到7万人,呈现出老龄化速度快、比重大等特点,相对全区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区域,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把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北京市构建“9064”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要求,立足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落实优老惠老政策、健全服务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推进老年福利事业适度普惠发展,形成了部门联动的大老龄工作格局,在全区营造了尊老敬老的浓厚社会氛围,老年人福祉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养老服务发展思路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把养老服务业作为旅游文化休闲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了区委、区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区政府印发了《门头沟区关于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产业示范区的意见》,2014年同市民政局签订了养老产业发展的“一区一品”协议书,积极争创北京市养老服务产业示范区,并申报民政部养老服务综合改革示范区。
坚持规划引领推动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2014年,区委、区政府投入专项资金近100万元,启动《门头沟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4—2020)》、《门头沟区养老服务业管理规范及养老照料中心管理规范》编制工作,明确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目标、空间布局、设施建设、土地供应、重大项目、资金投入、政策保障等,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规范养老服务管理。10月底前完成初稿,11月底提交区委、区政府有关会议审议。
健全政策体系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
一是全面落实“九养政策”。累计发放养老(助残)券2756.14万元,为全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卡》2.9万张;为95岁以上老人累计报销医疗费42万余元;为1147名90-99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高龄津贴322.93万元(90-99岁100元/人月,100周岁及以上200元/人月);评选出北京市“孝星”887人和为老服务先进单位56个;配发“小帮手”电子服务器6244个;建立街镇、居村两级养老(助残)员队伍(311名,其中:街(镇)级20人,居(村)级291人,其标准为街道(镇)级按老年人口规模,5000人以上的年工作经费为2.4万元;3000(含)人以上的年工作经费为1.8万元;3000人以下的年工作经费为1.2万元。居(村)级按街道(镇)所辖居(村)委会的数量,每个居(村)拨付年工作经费6000元。每年补助186.6万元)。签约为老服务单位157家,提供送餐、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六大类110个服务项目,开发生活必需品流动配送车和果蔬产品配送进社区服务项目。二是规范养老服务管理。陆续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办法的实施方案》、《关于落实<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实施方案(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居家养老(助残)券管理工作的通知》、《门头沟区养老(助残)服务单位准入及退出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2014年区政府制定出台《新建居住区配套养老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全区有星级资质养老服务机构10所,其中一星级3所,二星级7所,护理员持证上岗率100%。三是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投资7.905万元,为5270名特殊老年人免费参保意外伤害保险。建立低保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制度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制度,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为老服务设施
一是增加机构养老服务床位。投资1.5亿元建成区老年社会福利中心(428张床位);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清水、斋堂、雁翅、军庄、妙峰山、永定等9家社会福利中心改扩建工程(总计床位1068张);建立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养老机构奖励和床位补贴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成全市首家大规模护养型养老机构—石龙护养院(300张床位),京煤集团王平养老院一期工程500张床位已经竣工投付使用,妙峰山镇水峪嘴、桃园养老服务项目正在办理规划立项手续,一批市级以上大型企业入区发展养老服务项目。截止2013年底,建成和在建的养老服务机构17所,总床位3817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7.6张。二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22个镇街、村居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并实行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标牌、统一功能设置、统一管理制度的管理;投资近1亿元,建设石门营、龙门新区、中门寺、黑山、小园等五个新建居住区养老综合照料中心,年内石门营、龙门新区两个照料中心可投入使用;建成老年餐桌310家(其中就餐点、配餐站60个),托老所340家,床位833张(其中有固定床位的托老所230家,床位600张;设有活动床位托老所110个,床位233张),基本实现了无盲点、全覆盖,王平镇吕家坡村养老服务中心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三是完善老年文体活动设施。投资近3000万元,实施103个村“山区星光计划”,全部达到“四室一校”功能设置标准(即:文化活动室、医疗保健室、服务照料室、老年人协会办公室、老年学校),总建设面积30694.7平方米。投资145万元,为120个社区“星光老年之家”添置更新器材设备、完善场所设施。
坚持以人为本健全为老服务体系
一是开展老年人服务需求调查。投资20万元,开展5万名老年人养老现状和服务需求普查,委托第三方——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从基本情况、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及看病就医情况、生活状况、养老需求、老年人权益、项目开发等七个方面对我区老年人生活状况与养老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区、镇街、村居三级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全面准确了解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开展老年人服务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做精居家养老。投资90.9036万元,在城子街道桥东街,大峪街道月一、南路二和龙泉镇倚山家园4个社区开展居家养老院试点工作,联合区卫生局、区文委等八部门制定了居家养老院试点工作方案,全面推进精神关怀、医疗康复等九个方面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居家养老新途径。目前,医疗紧急救助呼叫器、康复室、心灵驿站、文体活动、教育培训、志愿服务、居家护理等服务已全面开展(安装应急救助一按铃229个,康复室配备康复器材16类84件,组建的文体团队配备电子钢琴等乐器7大类27件、服装160套,志愿服务所需服装400套,开展各类培训活动18期,家庭护理员培训4期229人),形成了一个社区一个特色,居家养老院试点工作初建成效;投资39.72万元,依托61696156为民服务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全域覆盖、全天候服务的虚拟养老院。目前,系统一期开发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系统调试,预计在10月底试运行,将面向老年人提供就餐、生活照料、医疗监测、保健康复、日常陪护、家政便民、心理慰藉、法律咨询、文化娱乐、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使老年人不出家门就享受到所需服务。三是推进政府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做专机构养老。区老年社会福利中心公建民营项目被列为北京市申报2个民政部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改革试点之一。起草了《门头沟区政府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以区老年社会福利中心为试点,推进政府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引进专业社会力量运营管理,提高政府办养老机构专业服务水平,减少床位空置率。目前,区老年社会福利中心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北京爱暮家养老机构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正在采购服务设备,预计2015年2月正式运营,年内还将推进清水镇、军庄镇2个镇福利中心和2个新建居住区配套老年综合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四是培育为老服务社会组织。成立门头沟区老年人协会,发展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近300个,老年人会员总数达到1.5万人,下发《村(居)老年人协会章程(范本)》、《村(居)老年人协会选举工作章程》和《老年人协会工作手册》(一、二、三),规范镇街、村居老年人协会自治组织管理,老年人协会实现三级全覆盖,成为基层组织开展老龄工作、落实老龄政策的主要力量。成立198支专业老年群众组织,涌现出王平的老乡亲艺术团、龙泉镇的长青艺术团等一大批老年文艺团队骨干。
丰富为老服务内涵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
一是开展老年人身心健康促进行动。依托各级老年学校,开展法律法规、健康知识讲座和摄影、电脑应用、农业技能等专业知识培训,惠及老年人3万多人次,实现了“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目标。依托村(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慢性病防治、健康养生等各类知识讲座,引导老年人乐活人生。二是开展老年人精神关怀行动,发挥各级老年组织和各类志愿者队伍作用,建立高龄老人、孤寡老人“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对子,实施了“四季恒温、情暧夕阳”—洗衣、做饭、聊天、代购等系列为老公益服务项目。建立百岁老人、高龄困难老人慰问走访制度,3年来走访慰问百岁老人、高龄困难老人等各类老人3000余人次,送慰问款和物品折价近100余万元。三是开展特困老年人大病救助行动。中国财产保险公司门头沟分公司在区慈善协会设立特困老年人大病救助基金10万元。开展“携手助老送健康——慈善医疗卡”活动,每年投入资金30万元,为本区60岁以上的城乡低保老人二次报销药费。2014年投资11万元,为门城地区500名高龄空巢家庭老人安装紧急医疗救助呼叫器。四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门头沟区首届老年人书法绘画作品展》、百对金婚老人庆典活动和老年人秧歌、健身操表演,举办老年门球赛。各镇街依托基层老年协会,举办“夏日文化广场”、“文艺戏曲演唱会”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老年法宣传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一是实施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工程。与司法、法院联合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采取文艺演出、展板巡回展览、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普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各项优老惠老政策,增强老年人自我维权意识。与司法局、法院、公安等部门联合建立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了“区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基层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老年维权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基本做到涉老纠纷不出社区和镇街,连续五年未出现严重涉老侵权案件。近几年来,为老人提供法律咨询2000多人次,代写法律文书200多份,办理法律援助50多件。二是建立部门联查制度。定期检查旅游景区、文化娱乐及活动设施向老年人优惠等政策的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成立全国首家“特困老人助养协会”,采取单位和个人捐资,终生助养、短期助养等形式,连续12年为山区高龄特困老年人发放助养款500元/人.年,累计发放100多万元,受到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市老龄办的高度赞扬。三是营造尊老敬老社会氛围。利用《中国社会报》、《中国社会导刊》、《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社区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加强我区养老服务发展成就等方面的宣传;连续两年参加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围绕“绿色京西、宜老胜地”的主题,全方位展示我区老龄事业发展成就和优美的投资环境、招商项目、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发放宣传折页、招商引资材料2万多份,接待参观人数超过5000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绿海家园、宜老胜地”市场品牌初步树立。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孝文化进军营、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宣讲活动,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形成了浓厚的敬老爱老社会氛围。
区民政局、区老龄办负责人介绍说,养老工作事关全区的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完成《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4-2020)》、《养老服务业管理规范》和《综合养老照料中心管理规范》编制工作,建立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库,科学布局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从2015年开始,将老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逐年纳入社会建设折子工程,统一城乡养老服务标准。二是深化政府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制定政府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配套措施,在区老年福利中心社会化运营试点的基础上,年内推进龙门新区、石门营新区两个综合照料中心实现社会运营,力争在2-3年内实现所有镇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实施虚拟养老院二期工程,培育开发面向老年人的各类服务项目和签约服务商、社会组织,打造全域覆盖、全程跟踪、全天候服务的虚拟养老院。研究制定《门头沟区社区托老所管理细则》,鼓励支持社区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兴办运营老年供餐、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等养老服务项目,提高社区养老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广居家养老院试点经验,引进社会力量,建立企业专业服务、民办非营利性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卫生一对一服务四支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开发面向居家老年人的家政保洁、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代购代买、送餐上门、陪聊陪伴等服务,将照顾老年人的家庭护理人员纳入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范围,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需求。四是加大养老服务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业就业奖励扶持办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养老机构、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结合山区小村搬迁、旧村改造和教育资源整合,联合区投促局、区农委、区教委、各镇政府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社会资本对腾退的旧村进行改造,探索中高端家庭连锁式养老院,推进养老与旅游、休闲、度假融合发展;引进社会资本对山区闲置学校、农家大院、工矿企业厂房等资源进行改造,建设养老机构,满足中高端老年人旅游休闲度假需求。五是建设专业养老服务队伍。依托区老年福利中心建立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输出基地,实行区、镇街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四统一”,即: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打造统一规范、布局合理、专业高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依托区人保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立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采取培训一批、实训一批、成熟一批、输出一批的方式,推进区、镇街、村居养老机构和综合照料中心从业人员专业化、持证上岗率100%。在镇街、村居综合养老照料中心探索开发养老服务就业岗位,充实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六是强化老年餐桌和托老所的管理。联合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区工商分局、区安监局、区消防支队等部门,对全区已建老年餐桌和托老所运营、管理、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管理混乱、服务水平低、老年人不满意的单位,坚决予以淘汰。同时,加大对服务商(点)的指导检查监督力度。做好服务单位、餐桌、托老所市级奖励推荐及综合考评工作。七是建立区域养老服务质量标准认证体系。组建区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联合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区工商分局等部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机构编制符合区情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养老服务机构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建立养老服务准入、评估、监督、退出机制,引导养老服务规范发展。八是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落实好政府关于老年人各项优待政策,积极拓展养老(助残)券乘车、入园、银行借记等功能,年内力争实现“一卡通”。继续做好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老年人教育培训,切实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区老龄办/供稿
- 标题导航
- 防空防灾宣教体验馆正式开馆
- 爱心鞋垫 温暖邻里
- 巡山防火
- 交管部门对非现场交通违法信息将以短信形式通知
- 我区研究109国道景观提升工程
- 我区研究区体育文化中心项目规划
- 我区召开2014年度综治考核工作专题会
- 区领导调研城管执法工作
- 清水镇推动灵山景区稳步发展
- 妙峰山镇举办第二届民间艺术团队展演
- 斋堂镇全力推动“减煤换煤 清洁空气”工作
- 社区康复训练基本知识
- 东马各庄村村民取暖用上“空气能源”
- 何各庄村回迁安置房建设开始装修
- 军庄镇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 清水镇有效推进宅基地房屋普查
- 吕家坡村开展生态综合治理
- 永定镇开展预防煤气中毒宣传活动
健全服务体系 创新工作机制
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