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晴热少雨、热浪袭人的三伏天。民间,有关“三伏”的民谚有多种,比如人们最熟悉的“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不光听着朗朗上口,而且体现了底蕴深厚的民间习俗和饮食文化。据说,这个习俗源于三国时期,“三伏”的初、中、末每伏第一天分别吃饺子、面条和烙饼,有开胃祛湿防病等作用。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并成为广受民众喜欢的舌尖上的美食。
在北方广大农村地区,“三伏”除了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强健身体,还要遵从季节规律,忙活地里的活茬儿:一是忙着麦子晾晒打场入仓,头伏之前尽量颗粒归仓。二是忙着收拾地里的高粱、玉米、谷子等大秋作物,该除草要除草,该浇水得浇水,肥料不足还得施点化肥粪肥。三是按照民谚说的“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抓紧时间把这几种应季蔬菜、粮食种上,既不让地闲着,也能保证冬天有菜吃(早年冬季北方蔬菜主要是白菜、土豆、萝卜等)。
上世纪70年代之前,门城这地块儿的农村大队,大多数耕种麦子、玉米、高粱、谷子、白薯等粮食作物,像茄子、辣椒、西红柿、苹果、鸭梨、桃、杏等蔬菜水果,种的很少,有的种一两亩,有的种三两样。为什么那么少?一方面受特定时期限制,工农业生产都强调“计划经济”,生产队要完成种粮任务;另一方面门头沟区山地多,平原少,水地少。加之那时候国家人多粮少,粮食不够吃,也没有蔬菜大棚、科学种植等。当年,东龙门、西龙门两个农业生产大队的农田,不仅都在黑河沟北边,还都是山坡地,基本上就种些麦子、玉米、高粱、谷子、白薯等这些粮食作物,很少种蔬菜水果。相比之下,城子、大峪、上岸几个农业生产大队的农田就平整多了,既能种点儿黄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浇水也方便。记得当时河滩(龙泉花园、绿岛家园那片地方)有的农田种过西红柿、黄瓜、苤蓝这类蔬菜。孩子们经过时,但凡瞧见地里的西红柿、苤蓝,就会猫腰钻进去弄几个,蹲在水渠边儿上,洗巴洗巴吃了。想起那些年东龙门、西龙门、城子、大峪等农业生产队的父老乡亲、农民兄弟,一年四季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迎着风雨,在那片土地上辛勤耕种的景象,就像又看见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穗谷穗,又听见一人多高的高粱玉米被风吹动的“哗哗”的声响。
说到荞麦,大部分年轻人兴许只在百度里见过,实物恐怕没见过。而笔者十一二岁时,跟着父母在离家不远的沟边种过两年荞麦。当年种荞麦那块儿地在黑河沟边上,有五六米长,两米来宽,黑河沟边上有好些大柳树。开始整那块儿地时,要用耙子把地里的石头坷垃都搂出去,尽量把地搂平整些。种荞麦那天不是末伏头一天,就是末伏当天,决不能在末伏第二天第三天,或者更晚。当天家里能干活儿的都去了,有人拿镐搂垄沟、撒种子,有人填埋踩实,有人拿水筲去河沟拎水。过十天半月,荞麦就长出来了。荞麦花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成熟后四五十公分高,果实是三角形的。因为荞麦种得相对少,所以用荞麦面做的面条、煎饼等食物也少些。无论你吃没吃过荞麦面面条、煎饼等,有一样和荞麦相关的东西你一定用过,即荞麦皮枕头。
“三伏”不光闷热潮湿,雷雨也多,有时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有句民谚说:“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意思是,早晨观察东南方向云彩,傍晚观察西北方向云彩,就能知悉即将到来的一天是晴热干燥,还是阴雨风急。张栓柱
- 标题导航
-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攀升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 社区青年汇开展安全伴我游世界活动
- 高速路上民警救助迷途“老外”
- 区工商分局查扣200余件假冒商品
- 前7月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
- 区质监局开展学生校服质量专项检查
- 驻区部队军政主官看家乡
- 小学生互动实践学绿色安全出行
- 学习芽菜栽培倡导绿色生活
- 区卫生局扎实做好医师执业注册受理工作
- 冯村嘉园社区开展书法知识竞赛
- “我家乡的爱心图书馆”图书募捐活动圆满结束
- 小学生参加社区“汉字听写大赛”
- 情系门头沟
- 石门营五区“朝夕相处”学快板
- 区义工联清理小广告第三、四分队在行动
- 区义工联探望摔伤残疾人
- 军庄中学以提高教育质量求生存
- 暑期旅游牢记安全常识
- 食品安全动态信息
- 生姜的正确吃法和禁忌
- 区残联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 红十字精神走进西辛房中学
-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五部规章发布
- 区食药监局开展“八一”慰问活动
- 区残联五举措规范全区温馨家园、职康站工作
- 北京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问答
说说“三伏”和民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