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到郊区农村旅游时,见惯了诸如“张家庄、李家村”之类的村名,但当初次见到“爨底下”这个村名的时候,可能大部分游客都会感到疑惑不解,不知道这个村子为什么起名叫“爨底下”,村民既然全都姓韩,为什么不叫韩家村或者韩家庄呢?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从这个“爨”字说起,将“爨”字说清楚了,要理解“爨底下”村名的来历也就不难了。《说文解字》对“爨”字的解释为:“齐谓之炊爨,持甑为灶,……推林入火,凡爨属皆之爨,七乱切,意为爨乃炉灶”。《辞海》对“爨”字共列了5个意向:1、烧火煮饭。在杜甫的《空囊》诗中有“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一句。2、灶。《墨子·备城门》中说“二舍共一井爨”,即两户共用一口水井一个灶。3、戏曲名称。元杂剧和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如《讲百花爨》、《文房四宝爨》等。4、古地名、古族名。魏晋南北朝时,统治云南东部地区的为爨氏家族,晋宋至隋唐时,爨氏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到了元代又分成了黑爨和白爨,明代以后爨专指罗罗。5、姓。三国时,蜀汉有个名叫爨习的人。爨姓出过书法家。名叫爨道庆,为南朝宋人,留有《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爨使君之碑》,又称为“爨龙颜碑”,立于孝武帝二年(458),正书,但有隶书之意味。此外还有一块《晋故镇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之碑》,大享四年(405)立。书法朴质,体在隶楷之间,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一种风格,书写人不详。这两块碑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双爨”。
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爨:1、烧火做饭。2、灶。“爨”字还有许多引申义,例如烧火做饭时,为给火增加氧气量,使火烧得更旺些,把灰烬抖下来,谓之“爨火”;做饭时用来通火用的火通条,在当地叫做“火爨子”。“爨”字后来又引申为鼓励、刺激、激发,老北京土语里说“爨火”就是刺激别人的情绪,使之发火的意思。
“爨”字并非仅见于爨底下村,在其他地方也有应用。永定镇万佛堂村有一座建于明代的“过街楼”,上面镶有一块石额,上刻“誓永不分爨”几个大字,表示该村最早居住的是一个大家族,团结一致,永不分家。“爨”字在这里是灶的意思,不分灶去单做饭,就是在一个锅里吃饭,是一家人。
“爨”字在过去是一个常用字。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初六,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赵国麟在奏章中就多处用到了“爨”字:“是民间既艰于炊,又艰于爨也”,“悉听民间自行开采,以供炊爨”等。清嘉庆六年(公元1808年)五月二十三日,直隶总督姜晟的奏章中说:“民间炊爨,石煤在所必需”;同年嘉庆皇帝的圣谕中也有“民间炊爨,石煤在所必需”的句子,清康熙《宛平县志》中有“都人炊爨为煤是赖”之句。在古代,“爨”字的主要义项就是烧火做饭,因而常和“炊”字连用,谓之“炊爨”。在上世纪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推行白话文之后,“爨”字的使用频率才逐渐减少了,时至今日,成为了一个生僻字。
那么,这个村子为什么起名叫“爨底下”呢?这与村子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在爨底下村西(村民称之为“上村头”)有个地方名叫“爨头”,即现在的“一线天”处,地势比现在的村址高出许多。“一线天”是爨底下村的一景,以“两山相夹,天若一线”的险峻地形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凡是到爨底下村来旅游的游客,几乎没有不去探访“一线天”的。可是当初的“一线天”处顶部还没有塌落下来,而是一个流水的暗洞。山的南、北、西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其中北面的坡度略缓,只有东面是一条流水的山沟。这里的地形酷似一个大灶,东面是灶口。在其北侧悬崖旁还有一条小山沟,一直延伸向北,大约有5华里长,名叫“爨宝玉沟”,好像是这个大灶的烟道。爨头紧扼三沟之咽喉:柏峪沟——有路可上天津关和黄草梁长城的七座敌楼;爨宝玉沟——传说为太上老君炼丹、聚宝之所;双石头沟——可顺沟而下直达斋堂川的各个村镇。三条山脊的三座山峰坐落其间,活像锅灶的三条腿儿,古人云:“爨者,灶也”,故而人们根据其特有的地形地貌,将其名之为“爨头”。传说,这个巨大的灶是太上老君架八卦炉,炼制金丹的地方,在旁边不远处有座山峰,名叫王母娘娘峰,传说王母娘娘曾在那里看太上老君炼丹,可见火之旺、火之大了。这个“大灶”的东面名为“爨头”,就是灶口的意思。该村建在了爨头的下方,故名“爨底下”。
另有一说,爨底下村名来自于明代关隘爨里口。明景泰二年辛未(公元l451年),朝廷在爨头之处修建关隘,名为“爨里口”(也叫爨里安口)。这里下距京西诸关口的后方供应基地斋堂城6公里,上距内长城的重要关隘天津关6公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而设立爨里口,作为天津关的内口,建有正城一道。据《四镇三关志·真保镇形胜》记载:“乾涧口、爨里口、支锅石口,以上三口具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建”。其旁有天津关(在爨底下村西约6公里处)的守口千户李宫于正德十四年己卯(公元1519年)孟夏修筑的栈道一条。当时,沿河城守备府派韩姓军士来此驻守,受天津关千户所辖。自此爨里口军兵云集,眷属渐至,久而成村。因爨里口地势高于村址,村址在爨里口之下,故村名为“爨底下”。这个村名可谓是名副其实,恰如其分。
爨头之处因地势险要,早在辽金时期就在这里建立过军事隘口,名叫“南暗口”。辽末金初之时,金国大将粘罕破辽南京(今北京)时,就是走南暗口出的奇兵,一举成功,史书有载。据宋代《契丹国志》记载:宋宣和四年(公元1123年)十二月底,金兵分三路攻打辽南京(今北京),大将粘罕自南暗口道出奇兵,直逼城下,萧妃夜遁。
明代时也在这里正式设立了军事隘口,名叫“爨里口”,也有史料记述为“爨安里口”。
据《四镇三关志》记载:“爨里口,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建,有正城一道。”《门头沟文物志》载:“爨里口,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建关,有正城一道,旁有守口千户李宫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孟夏修筑古道一条。”爨里口和其北边的天津关是沿河城守备府属下的关隘,爨底下村村民的先辈就是来此戍守关口的。
“爨”字有30笔画之多,现今的使用频率又不高,确实不好认,更不好写。1958年,国家实行文字改革,推行简化字,为方便地方用字、刻章用字,爨底下村将村名更改为“川底下”,并不是“爨”字简化成为了“川”,而单纯是为了村名书写简便,还读“爨”字的读音。1994年,村中开发旅游,又把“川底下”更改回了“爨底下”的旧称。
- 标题导航
- 我区综合经济发展工作体系推进经济转型
- 我区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
- 59对新人“七夕”结良缘
- 区委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扩大)会
- 区领导与非凡公司座谈
- 我区召开党建工作专题研讨会
- 我区召开旅游项目设计汇报会
- 区领导慰问武警官兵
- 路边烧烤 解了嘴馋 毁了蓝天
- 普法嘉年华 让孩子暑期快乐学法
- 李长山摄影展亮相五棵松
- 我区综合经济发展工作体系推进经济转型
- 我区农村普法广播正式开通
- 我区举办文明有礼好乘客活动
- 缘结京西 爱在七夕
- 区离退休老干部开展最美北京人主题宣讲
- 我区拟建巨人实验学校
- 范翔律师工作室入驻大峪
- 暑期防雷电暴风雨天气安全知识
- 城子幼儿园勤俭节约注重环保从娃娃抓起
- 古诗伴我成长
- 北京市按比例安排
- 我区残疾人选手参加
- 国家人口宣传教育中心领导到我区调研
- 城子街道推进“宝贝计划”工程
- 区残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我区开展主题宣传月活动
“爨底下”村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