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红十字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撰写的《索尔弗利诺回忆录》感兴趣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我作为一个镇的红十字会秘书长,深感广泛宣传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对促进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得知《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与红十字运动诞生有直接关系时,我产生了阅读它的强烈愿望,但此书难觅,多年未能与之谋面。
《北京红十字报》善解人意,从2004年9月至次年10月,用了一年的时间连载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使我阅读愿望如愿以偿。与此同时,我将连载文章逐一剪报后,粘贴成册加以收藏。为做好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工作,曾反复阅读此书,加深了对红十字运动创始人的认识和对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
《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以直观感人的方式,记述了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萨丁联军之战:“有30万人紧张对峙,战线有15英里长,战斗持续了15个小时。”因缺乏医疗救护,4万多伤兵被遗弃在战场上等待死亡的降临。绝望痛苦的哀嚎,悲伤无助的呻吟在夜空中回响。大战后的第二天,正在欧洲从事私人商务活动的亨利·杜南途经此地,被这场恶战之后呈现出的毛骨悚然的情景所震惊。他在回忆录中说:“这完全是一场屠杀,是残暴的野兽之间为血和愤怒而疯狂的搏斗,甚至连伤者都战斗到最后一息,没了武器,他们就掐住敌人的喉咙,用牙齿撕咬她们。”因此有人评述这是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之一,堪称研究野蛮与残忍的史料。
《索尔弗利诺回忆录》固然有大量篇幅记述了战争残酷的一面,但期间更有不少地方颂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就拿作者来说,当时很多人对战争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他却将个人的事业放置一边,奋不顾身地走上战场,全身心地投入战场救护。他联系了当地一所教堂,作为临时救护场所,还发动了附近村民参加志愿救护队,并劝导大家不带成见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亨利·杜南写到:“妇女们看到我不分国界地照顾那些伤员,也都学着我的样子,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表现出同样的友善。”从这里不难看出,亨利·杜南是人道、中立、志愿服务等基本原则的倡导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在回忆录中,作者还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奥地利军官阻止手下射杀一个受了伤的法国俘虏,命令手下的人将俘虏抬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许多法国士兵像对待兄弟一样与那些快要饿死的战俘们分享自己的口粮,其他一些人把敌军的伤员背到野战医院,并给予他们各种照顾,表现出了不寻常的爱心和深厚的同情心。作者说:“我可以举出无数的事例来证明法国军队崇高的品质以及法国军官与士兵非凡的勇气,还有他们所表现出的人道精神。”这显然是后来国际人道法关于“保护战争受难者”这一人道原则的胚胎。时至今日,人道原则已发展成为红十字运动所有工作的基础。
除此之外,《索尔弗利诺回忆录》在最后提出两项重要建议:在各国设立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和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正因为如此,这不但切实推动了一个国际组织的成立,而且还促进了一个新的国际法律体系的诞生。这也是唯有亨利·杜南成为国际红十字运动创始人的真正原因。
总之,我认为,《索尔弗利诺回忆录》是一本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好教材,是一部传播“人道、公正、中立、志愿服务”等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的教科书。此书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校对,有关部门已经出版。在当前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同时,每一个红十字工作者对此书都应认真读一读。马文银/文
- 标题导航
- 我区召开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推进会
- 不断强化大局观念 在服务大局中谋发展
- 龙泉镇拆除260余间违法建筑
- 区民政局构建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
- 我区召开建设领域税收征管工作专题会
- 我区召开2017年度市级绩效任务工作推进会
- 我区召开棚改工作推进会
- 区领导检查道路积水隐患和地质灾害防控点
- 区领导检查环境卫生整治情况
- 区检察院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
- 趣味普法进校园
- 借钱时没约定利息事后还能要利息吗?
- 被派到子公司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何时起算?
- 播撒法治文化护航青春成长
- 区城管局启动信访条例宣传月活动
- 区食药监局加强保健食品经营许可审查工作
- 人生大事需谨慎同居关系不稳定
- 区作协赴张家口开展文学创作采风
- 区防汛办组织开展落坡岭水库人工提闸演练
- 退休法官办“个展”传承传统文化
- 我区开展控烟条例实施两周年宣传活动
- 食药知识进校园
- 龙门三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
- 龙门新区六区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
- 广告
- 城子小学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 社区学院开展“两学一做”精准扶贫
- 人大附小京西校区举办戏剧专场演出
- 区质监局监督检查我区机动车检测厂
- 区质监局开展儿童玩具专项检查
- 游学,给学生打开另一扇窗
- 妙峰山民族学校举办第三届戏剧节
- 京煤集团总医院舒适化的无痛支气管镜诊疗技术
- 人才高速路
红十字运动诞生之史
——读《索尔弗利诺回忆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