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陈凯)平急两用的校园安全岛,具有民族体育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10月30日,记者来到门头沟区灾后重建的妙峰山民族学校,该校打造系统安全大课堂,推出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运动时潜移默化地学习安全知识。
下午2点10分,群山环抱中的妙峰山民族学校响起了下课铃声,孩子们陆续走出教室,来到操场开展篮球、跑步、竹竿舞等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其中,学校新增设的攀岩墙和防踩踏训练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大家或是穿戴好防护装备在老师的指导下攀登腾挪,或是在防踩踏训练屋内学习提升安全逃生能力。
灾后重建一年以来,妙峰山民族学校聚焦“感恩立志,向阳而生”,打造学校“向阳”文化品牌,构建“向阳”思政课程体系和“登峰”在地资源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平急两用校园安全岛建设。
记者看到,安全岛由几间教室改造而成,在教室内,学生既能学习心肺复苏、外伤处理等知识,也能学习应急逃生知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安全岛还配置了一台VR体验机,学生可体验多个应急场景,如学习水灾发生时如何逃生。
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德育主任高盛兰介绍,学校陆续建设了模拟真实体验的应急逃生演练教室、“人工智能+法治安全+心理疗愈”数字机器人“小安同学”主持的青少年会客厅以及无线电联络学习教室。同时,学校逐步形成了“安全演练+民族体育”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防踩踏训练、消防灭火演习、逃生全要素跑步、攀岩、打绳结训练、旗语、舞龙舞狮、板鞋、珍珠球、推铁环等课程和活动。目前,在课间15分钟,学生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不同的“体育+安全”项目,在运动中学习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