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参观过中华世纪坛,但是,你注意过世纪坛广场地面南北正中那条青铜甬道铭文吗?
中华世纪坛建于1999年,是中国人民迎接新千年、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气势恢弘、建筑独特的世纪坛,由坛主体、青铜甬道、圣火广场、世纪大厅等组成。其主体建筑分为“乾”“坤”两部分,“乾”体指上部耸立着27.6米高的“时空指针”可旋转部分,“坤”体为下部静止部分。“乾”“坤”取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寓意“天地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华世纪坛不只是一座建筑、一道景观,同时也是一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名片。这部历史文化画卷,就是镌刻在世纪坛广场地面南北正中那条青铜甬道铭文。为弘扬中华文明,方便市民阅读学习,2000年世纪坛组委会专门编写了《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铭文》一书。
该书简述了青铜甬道设计、制作、铭文编纂等过程。青铜甬道从南向北延展至世纪坛主体台阶,全长262米,由清华大学、大连大青艺术铸造公司等单位检测制作,且全部经过耐磨耐腐处理。甬道青铜板上精雕细刻的18万字铭文,与《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铭文》一书一致,每条铭文均辅以天干、地支等生肖图案。铭文记述了距今300—200万年前人类出现、中华大地形成,到公元1999年,对中华文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对民族发展有重大损失的浩劫和自然灾害。其中,还特别关注到少数民族、妇女在千年发展史上作出的贡献。
一条青铜甬道,一部波澜壮阔、永恒延展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奋斗史、文明史。无论前往世纪坛俯身阅读雕刻精美的青铜文字,还是居家品读墨香浓郁书卷,都会从中感知到中华民族从孕育到启蒙、成长、发展的失落与辉煌、屈辱与光荣、教训与经验,读出生生不息、勇毅前行的民族精神。


镌刻在世纪坛上的中华民族历史
--读《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