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窗外缤纷的雪花,王建才伫立在窗前,神情凝重,双眉紧锁:去还是不去?这时,副经理小刘推门而进,急切地说:“王总,你看这雪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要不咱们改天再送吧,你要是不好意思,我去电话跟乡亲们说。”王建才没有说话。
每年春节前给乡亲们送米送面的活动从来没有改期到节后过,更没有间断过,在他和乡亲们看来,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定式、一种习惯。想到这里,王建才咽了一口唾沫,轻轻地咳嗽了一声,用坚毅的眼神看了一眼小刘说:“让员工装车,今天必须去,出了事我负责!”看到王建才脸上的表情,小刘知道劝是劝不住了,推门出去准备去了。王建才还是不放心,他披上大衣,走下楼去,迈着大步向卡车走去,扛起一包大米径直往车上装去,大伙连忙说:“王总你歇着吧,还是我们来。”于是一个个低着头,忙开了,一车米面很快就装完了。
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向潭柘寺镇驶去,在一个急弯处,车子有些打滑,他和车上的员工们冒出一身冷汗,好在,车身马上又正了过来。
在山坳里的平缓地带,稀稀落落地散布着一二百户人家。他们的车子刚到村口,就有一些半大的小子在等候着,其中一个瘦高的男孩指着渐近的卡车说:“我说的没错吧,建才叔一定会来的!”卡车往村委会开去。
乡亲们你挤我,我挤你地出了村委会的大门,七八岁的孩子眼睛瞪着车来的方向。
车停在了村委会门口,王建才下了车,大步走上前去,向着大家挥挥手说:“大叔大婶,让您们久等了。”张大爷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棍摸着王建才的胳膊说:“建才,你辛苦了,大年根儿的,这么冷的天儿,还下着雪,真是难为你们了。”和王建才一起去的员工们听了张大爷的话,有的低下了头,脸上红红的。此时小刘大声喊道:“别愣着了,赶紧卸车,卸完了这里的还得去赵家台和镇里的敬老院呢!”员工们回过神来,赶紧伸手从车上扯下一袋米,往肩上一搭,然后两手紧紧地拽住米袋,弯着腰往屋里走去。半大的小子们也过来帮忙,用手在扛米人后面拖着,生怕一粒米掉在地上。王建才也加入了卸米的队伍中,还不时地指挥着:“看准脚下,小心路滑,不要摔倒。”六角形的雪花亲吻着他黑黝黝的脸,他也顾不得抹去。不到十分钟的工夫,他头发上就撒下了一层洁白,像春节老人送给人间的礼物。一位大娘端着一壶热腾腾的茶水走过来,嘴里不停地说:“大家歇会儿吧,喝口热水暖暖身子吧!”员工们异口同声地说:“大婶,我们不渴,您别麻烦了。”孩子们在大人旁穿梭着,有的竟帮了倒忙,那热闹的场景不亚于过年。给南村老人送的米面终于卸完了,乡亲们一个劲儿地拉着王建才的手舍不得松开,不停地说:“建才真是个好孩子,这么多年了一直惦记着我们。”王大婶叮嘱自己在王建才公司上班的儿子:“虎子,要跟着你建才哥好好干呀,多给咱乡亲们脸上增光。”虎子不住地点头。
在通往赵家台和镇敬老院的公路上,王建才和他的员工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那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虎子激动地说:“敬老院的王爷爷孤苦伶仃一个人,也没有人照顾,我等会儿要好好看看他去。”大伙儿一个劲儿地说:“是啊!”车子向前平稳地开去了。
王建才所建立的北京神州灵山叶腊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他是公司的董事长,经过他们十几年艰苦的创业和打拼,公司日益成长发展,公司规模和实力在不断壮大。现在,他们公司一个叶腊石矿山,拉动了9个企业,公司下属员工600多人,去年向政府上税3000多万元,上交近400万元的承包款,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同时企业还以打造没有污染的绿色矿山为宗旨,以回馈社会为己任。王建才领导的企业,连续8年给自己的家乡南村以及赵家台和潭柘寺镇敬老院发放米面油等节日物品。王建才还走出本地区,到密云县以及河北承德地区作福利事业。他就这样热心于公益活动并且积极组织开展公益事业,为社会无私奉献。
感动如细雨般滋润着人生的每一寸乐土,浇灌着每一株方艾。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王建才就是这样用双手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故事线索:潭柘寺镇故事采写:赵春光


用双手撑起一片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