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杰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东辛房小学和中国评剧院联合举办的、以“传承民族文化,培育中华少年”为主题的戏曲文化节,感触良多。
活动之初,宝宝班主任杨老师就打来电话,说有我外孙洵洵的演出,问能不能去。我一点儿都没犹豫地回复:一定去。
从小就喜欢评剧,我一直有个愿望,能见见新凤霞、白玉霜。现在她们都见不到了,就只能见见评剧院了。
喜欢评剧缘于母亲的喜爱。小时最爱唱的“巧儿”,是妈妈跟着收音机学后,再教我的。我的两个女儿,也都是铁杆儿戏迷。有些东西,需要传承。
时常,我逗外孙:宝宝,你怎么就无缘无故地喜欢戏曲了?
因为宝宝小时,对戏曲不是喜不喜欢,而是恐惧。他最怕那一张张脸谱,以及花脸上一对儿灯笼大、滴溜溜乱转的眼珠子。电视的“11”频道,我们必须快速地跳过去。否则,他就会像见了魔鬼,突然“啊”地大叫,同时紧闭双眼、把头死死扎进我的怀里。抱着宝宝,听那颗小小心脏慌乱地“嘭嘭”报警,我便愧疚和自责。
我和老伴儿说,宝宝不能看戏,咋地也咱不能不顾孩子的感受吧?万一吓坏了,咱后悔都来不及了。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宝宝说老师让他们班学戏曲了,我多少有些担心。但无论如何我也想象不到,老师的话会真的改变他的惧怕心理。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宝宝对什么都容易引发兴趣。当然,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
记得入学前,学跆拳道两课时,他再也不想去了,说“怕打”。那时妈妈健在,为他开脱道:“我们宝宝要和平,不要战争。”之后,学了一周围棋,他又以各种借口逃离了黑白现场,还被爸爸讥笑、数落了好几次:“看看,什么都学不成了。吃不了苦的人,你还能干什么?!”一动一静,宝宝最终都没有选择。我想,戏曲班是学校定的,就先跟着玩儿吧,让艺术“熏熏”没什么不好。
后来问他,还怕不怕脸上画的油彩了呀?
“不怕。”他表现出异常勇敢,好像故意让我放心似的。
他还就把《唱脸谱》里的唱词翻腾出来唱给我听:“蓝脸的窦尔敦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我趁势竖起拇指:对呀!人分好坏,脸分美丑。演员的脸谱儿就是勾描出来的忠奸善恶,那是为了配合舞台上表演的。你听,“一张张脸谱美佳佳”的,多有意思啊!
宝宝小大人似的频频点头附和道:“嗯,就是啊,太美啦!”
没想到,被老师这么一带,就是两年多。这期间,他学会了黄梅戏《女驸马》、京剧《红灯记》和评剧《金沙江畔》中不少经典唱段,还参加了百年校庆的演出。戏曲频道成了他的首选,“11”再也不是“魔鬼”了,甚至他还在网上搜老师教过的唱段在家自己练。看到孩子有这样的进步,我打心里高兴。
东小戏曲班也在突出特色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校领导走进有着10年情缘的中国评剧院,聘请老师每周来校给孩子们上课。而宝宝每次都能把学到的唱腔和动作带到家里,并主动教给我。像《金沙江畔》中“红军的激流勇猛向前”,就“不依不饶”教了又教,摆手式、教弓腿,等等,直到我说,会了、真会了……他才极富成就感地作罢。完了还不忘叮嘱我:“自己好好练吧,下次我再考你。”
瞥了一眼“放下架势”的宝宝,我心说,翅膀没硬呢,嘿嘿,就拿姥姥当“靶子”了。
我私下曾和宝宝爸爸议过,如果孩子长大愿意学评剧,你同意吗?得到的答复是:“尊重他的选择,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吧。”
也是,面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作为监护人,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下一站具体是什么名称、位于什么空间。但我们依然会为下一站做着各种设置、提交或保留,努力并不遗余力。看到孩子有了成就,哪怕小小的成绩,我们都会为他们绽放骄傲。
所以,大多家庭其实都在为孩子忙碌,被动式穷其一生。不管最终我们是被埋怨,还是被善解。而这些美好的初衷,有时我们并不需要孩子们去刻意懂得。
前两年,我有幸采访和撰写过“40年修成了正果”的门头沟区戏协主席李志民痴迷京剧的故事,他荣摘京剧票友最高段位“5段”,并获“全国十大名票”称号,同时获悉黑山小学是门头沟区戏协的教育基地,无数老师为热爱京剧的孩子们铺就了一条成长的坦途。这让人万分感慨:我们京西山区的孩子,拥有着太多的关注和帮助,他们是幸运的一代。
我虔心地感受着中国戏曲的魅力,也一直以为,中国戏曲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民族符号。看见东小一百多个孩子登上中国评剧大剧院,这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瞧瞧,孩子们又上场了。看到宝宝和他的同学们穿成红军模样,和张超群、朱清等评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们同台演绎着《金沙江畔》组曲,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稚嫩的吐字发音,有板有眼的一腔一调,听起来都那么有神韵、有“角”的范儿。但凭孩子们的认真劲儿,我敢说,他们的表演在我们每个家长的心里都是最有品位和分量的。
演出归来,我对宝宝说:你们能成功地到中国评剧院表演,我为你们自豪。姥姥爱了一辈子戏,也没有当成演员,更没有登上大舞台。现在,我的这个愿望,就要靠你去实现了。
宝宝却说:“不要以为登上了评剧院的舞台就说明怎么怎么成功了,我们离成功还远着呢!”
我惊异。你小小年纪,竟有这等觉悟?
“这是我们老师说的。”宝宝接着一本正经地问我:“姥姥,评剧院的老师说我是‘这块儿料’,那我能去他们那里上学吗?”
我不置可否。因为我不知道,对于一个孩子,这份爱好还能坚持多久?但我深知,从“明天”这个角度讲,“今天”的所有付出,都具有启迪和责任意义——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民族艺术殿堂的大门。这里,我真心感激所有的老师:让学生从小接受艺术熏陶,这也是孩子们的福分哪!所以,今天我要为东辛房小学校的老师以及中国评剧院的艺术家们送上鲜花和掌声。
- 标题导航
- 为圆满完成全年审执任务不懈努力
- 斋堂司法所举办法治大课堂
- 区工商部门烟花爆竹管理工作全面启动
- 区住建委开展工程
- 诈骗罪犯获刑4年 罚金4000元
- 压岁钱怎么花,谁说了算?
- 区法院全面推进司法各项工作
- 区城管局严厉打击街头无照售煤违法行为
- 保障百姓节日期间食品安全
- 规范经营行为 保证食品安全
- 父母双亡,未成年子女何去何从?
- 居民家门口即可献爱心
- 区民政局开展“两节”亲情服务活动
- 我区今年将购买五大类三十项服务项目
- 本报热心读者座谈会举办
- 大台街道社区文化节闭幕
- 自觉维护城市形象
- 区食药监管局走进校园宣传新食安法
- 区农业局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 小学生燃放烟花爆竹安全注意事项
- 科学规划布局 完善基础设施 引进改革驱动
- 育园小学自编实践寒假作业
- 凤凰医疗集团急诊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召开
- 人才高速路
- 区质监局为企业解燃眉之急
- 区质监局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戏韵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