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一种建筑材料,它还是一种文化载体;琉璃不仅仅是皇权和神权的象征,它还承载着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民俗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琉璃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装饰材料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根据文献的记载和近代考古发现,表明它起源于北魏,形成于唐宋,发展于元明。和砖瓦的历史相比,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甚快。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在明代,这种传统的工艺和技术的应用,更是达到空前的地步,对清代以及近代的琉璃技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到琉璃文化,就一定要了解龙泉镇琉璃渠村。该村坐落在永定河的出山口,西、南、北三侧被九龙山环抱,东临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处于山区与平原的结合部。
琉璃渠村有发育良好的石炭二迭纪煤系,在煤层上部覆有泥质炭页岩,俗称坩子土,是烧制建筑用琉璃的最佳原料。其优质含在口中无沙质的感觉,主要出产在村西的对子槐山。此外,在村中半山坡上还蕴藏着大量的黄土层,这是烧制琉璃的辅料,也是村中旧时两个青窑厂烧制青砖瓦的主要原料。据明代《宛署杂记》载:“对子槐山,在县西五十里,山产坩子土,堪烧琉璃。”正是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才使得琉璃渠的琉璃窑火绵延千年。从元代初年该村设立琉璃窑厂始,至清乾隆二十年(1755)京城窑厂全部迁至此地,琉璃渠村便与琉璃结下了不解之缘,该村也因为琉璃烧造业的兴旺发达,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并奠定了琉璃渠村琉璃之乡的地位。
2007年,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授予琉璃渠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2008年,该村“琉璃烧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琉璃渠窑厂的发展与演变
琉璃渠村是现存惟一的“琉璃官窑”所在地,以烧造“官式琉璃”而名闻天下,700多年以来,琉璃渠村烧造琉璃制品的窑火一直不断。由于琉璃渠窑是为皇家建筑而设置的,因而,从其成窑之日起就具有了官窑的身份,其产品也一直为皇家建筑所用。
据史料记载,从辽代开始,村中先民开始在村西、北两个方位开采煤炭并经营烧造业,逐步形成村落,隶属玉河县管辖。
元代中统四年(1263),朝廷在琉璃渠村设置琉璃局窑场,与南窑场同为皇家官窑。分设大使、副使各一员。当时窑厂名为“琉璃局”,带有明显的官家标记。
明朝时,朝廷工部设“五大厂”以备砖瓦等项建材。琉璃局为琉璃厂分厂,又名西窑场,汇集来自山西等地工匠,由内官(宦官)掌管。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宣武门外琉璃厂划归琉璃渠村窑厂,琉璃渠村窑厂成了北京惟一的琉璃官窑了。
民国时期,琉璃渠村窑厂改称为“中华民国官琉璃窑厂”,明确标明自己是国家的官窑厂。
新中国成立以后,琉璃渠窑厂虽然不再冠以“官窑”的名称,厂名多次变更,但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建筑工程的琉璃制品供应厂家。
琉璃在中国建筑史上的贡献
永乐四年至永乐十八年(1406~1420),明王朝开始营建紫禁城,促进了琉璃烧造业的发展。明末,村琉璃窑厂全称为“故宫琉璃窑厂”这是历史上最早将紫禁城称为故宫的地方。
清顺治二年(1645),清王朝定都伊始,紫禁城大修,琉璃渠(局)村迎来清王朝生产琉璃烧造业的首次高峰,按新规定所产瓦件背后用满汉合壁的方式打上落款。
清康熙二十三年起至道光年止(1684~1850),朝廷营建皇家园林“三山五园”。村中琉璃烧造业达到巅峰,村中实行“官管民造”之策,制造瓦件作坊最多时达40多座。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村琉璃窑为北海公园烧制“九龙壁”。
清同治八年(1869),琉璃窑厂烧制紫禁城内武英殿用琉璃瓦,这是清王朝对武英殿建筑群首次大修复,也是最后一次修复。
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建颐和园;光绪十六年(1890)至二十二年(1896)重建天坛主要建筑。
清宣统元年至十一年(1909~1911),紫禁城外朝西路部分建筑修缮,村琉璃窑厂负责烧制瓦件,琉璃瓦件上打印记为“宣统年官窑敬制”及“已酉年建辰月敬造”。
1949年8月9日,为迎接新中国开国大典,遵照北平市委及建设局的指示,村琉璃窑厂夜以继日赶制天安门修缮用瓦件。这是天安门遭庚子之劫后首次小规模修缮。
1958年10月至1959年8月,故宫琉璃瓦厂(现明珠瓦厂)全体职工夜以继日在人民解放军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以人民大会堂为首的北京十大建筑所用的琉璃饰件任务。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我区的琉璃工艺品生产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从仿制北海九龙壁到旅游工艺品,品种达到了200余种。除在本国各大旅游景点销售外还进入了国际市场,美国、加拿大等国都有我国生产的九龙壁。
令人堪忧的现状
琉璃制品只有在中国传统建筑上才能体现它的华丽与优势,但现代的城市建设,从设计上就已经摒弃了传统的元素,琉璃制品很难再有用武之地。另外,坩子土是生产琉璃制品的主要材料,但从环保角度出发,我区相关部门封闭了坩子土开采的区域。目前,我区现有的三家琉璃制品厂只有西山琉璃制品厂和龙泉雾琉璃制品厂还在勉强维持,惨淡经营,而当年的官窑所在地——北京琉璃制品厂早在3年前就已经关闭停产了。
琉璃工艺品是琉璃烧造的一部分,目前更是日落西山。其主要原因是一大批老艺人不断从生产第一线退下来,一些年轻人又因为学艺艰苦,不愿意拜师学艺。另外,琉璃工艺品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各种条件的限制致使琉璃工艺品的制作几近失传。据了解,目前我区掌握琉璃工艺品制作工艺的已经不足10人,因此,琉璃烧造业的开发与保护已经势在必行。 姚宝良文/摄
一炉窑火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