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立彬)我区三种模式推动险村搬迁工程落地惠民。
截至目前,全区计划的39个搬迁村,5个村已竣工陆续入住,7个村主体已接近完工,8个村正在建设中,6个村已完成规划设计开工在即,10个村正在制定方案和编制规划设计争取本年度秋季开工,3个古村落正在调整方案。相关镇村已全部动了起来、建了起来,有的村已享受到险村搬迁带来的政策福利,在全区已形成新农村新民居建设全面开花的良好趋势。
为扎实推进险村搬迁工作,我区总结出三种模式:一是异地搬迁的“法城模式”,即: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民主程序,做到民主化搬迁;二是原址翻建的“东马模式”,即:一户一策,施行资金倒算,明晰免费补贴面积和自行担负面积金额,足额预留了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同时,建立村级建材超市,以团购的方式将基建材料价格压缩到最低,减少村民建房的资金压力;三是契约化管理的“炭厂”模式,即,与农户签订搬迁合同或文书,在达到规划要求标准、通过验收后,再兑付建房部分的搬迁政策资金及抗震节能改造资金到每户,同时预留了部分搬迁基础设施费用由村委会统筹组织基础设施建设。三种模式为全区列入险村搬迁计划村起到样板、指引、导航的作用,有力推动了险村搬迁工作。
目前,我区建设了一批精品旅游村庄,提升了民俗旅游接待能力。初见成效的有:清水镇洪水口村、椴木沟村,斋堂镇法城村,王平镇韭园四村、东马各庄村,妙峰山镇炭厂等6村。如,洪水口村位于灵山脚下,搬迁前仅有38户民俗接待户,搬迁后168户全部具备接待条件。其中,一户民俗旅游接待户在2015年国庆节期间收入就达到20余万元。
同时,我区还帮扶了低收入群体,提升了居住品质。过去农村盖房盖什么标准的房是家庭经济实力集中体现。险村搬迁政策帮扶低收入群众实现了盖房的梦想。目前,法城村、龙门口村、水峪嘴村、东马各庄村的搬迁农户已经入住,在搬迁避险、建设新家园的同时,还搬出了新生活、新生态、新产业和新农民。如,洪水口村有一户特困户,全家6口人,5个为智障人员,没有劳动收入,仅靠每年的残疾人补助和合作社分红来生活。搬迁前全家6口人挤在72平方米的平房内,生活环境较差。通过搬迁政策,政府补助了27.5万元,该户自筹6.298万元,在村集体的帮助下新建225.32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一套。搬迁后,有线电视、电热膜取暖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生活品质实现了飞跃。
另外,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新能源替代步伐逐年加快。通过搬迁政策,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电热膜、太阳能、储能式热库、LNG(液化天然气)、氢烃油等新能源试点相继落地,在政策引导逐步转变农户取暖方式的同时,杜绝了劣质燃煤的使用,减轻了农民负担。例如东马各庄村,全村采取空气源热泵取暖,对其中一户60平方米的搬迁户进行了用电量跟踪,2014年该户采暖季实际总电费1837元,政策补贴719元,个人负担1118元。按照2015年新政策,夜间谷电0.1元/度测算,该户预计夜间用电6123度,可享受补贴1224元,个人负担612元。
- 标题导航
- 区委理论中心组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 “多彩京西行”助我区成投资热土
- 徒步大会阳城站开走
- 我区召开第四次政协工作会
- 市发改委领导赴我区调研
-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 关于严格实施全区生态建设涉农工程项目纪律要求的通告
- 我区三种模式推动险村搬迁工程落地惠民
- “5·20”67对新人喜结良缘
- 门头沟区治安志愿者协会成立
- 小学生做环保小使者
- 残疾人有声阅读活动
- 我区召开群防群治工作推进会
- 区气象局实施京白梨气候品质认证
- 文化志愿者走进敬老院
- 区旅游委加强重大活动宣传提升知名度
- 独辟蹊径养彩蝶 创业创新追梦人
- 区法院执行局“1+N+X”信息化执行团队办案模式初显成效
- 区工商分局夏季日用品消费知识开讲
- 区食药监局规范网络订(送)餐经营行为
- 区城管局全面开展夏季环境秩序整治
- 区工商分局及时调解消费纠纷
- 区城管局网上信访宣传月活动启动
- 区卫生监督所联合公安打掉非法行医窝点
- “真实身份租车,虚假身份骗钱”应引起重视
- 多年未签劳动合同,能否要求双倍工资?
- 龙泉雾小学少儿国学礼孝项目启动
- 八中京西附小党支部动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举办
- 区教委联合多部门圆中小学生作家梦
- 大峪中学举办校园模拟招聘会
- 区质监局开展世界计量日主题宣传活动
- 区质监局专项检查学生校服产品质量
- 京煤总医院与国际药学同行交流
- 京煤总医院完成一例上斜肌麻痹斜视手术
我区三种模式推动险村搬迁工程落地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