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7时,在位于斋堂镇军响村的区人民法院斋堂法庭,庭长张小波捧起擦得锃亮的国徽,法官高兵手拿厚厚的案宗,代理法官石志远和书记员宋海星抱着打印机拿起电脑,法警黄亭亭发动警车。他们一行五人上午要到军响、淤白两村进行现场勘测,下午到雁翅村开庭。一天下来,光开车就是100多公里的山路。
斋堂法庭建于1956年,辖区包括斋堂、清水、雁翅3个深山镇,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万人。因辖区平均海拔高达1500米,这里成为北京海拔最高的法庭。
离法庭最远的村子,往返一次最少要3个小时。为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法庭工作人员经常入村上门办案,根据当事人的时间方便开庭。
案宗、记录本、卷尺、相机,办案工具等一应俱全。询问双方情况、了解案情、进行笔录、拍下现场照片、测量争议区域面积、安抚纠纷双方情绪……不知不觉中,一个上午已经过去。
下午,沿着109国道,法庭人员一路赶到雁翅村村委会。
一间会议室,鲜艳的国徽高挂在审判席后墙的正中,几张破旧的桌子,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原告、被告等桌签,庭审现场简朴而庄严。
14点,张小波作为审判长宣布正式开庭。
“我买房的时候,就包括了院子的所有权。他在自己家有院的前提下,在我家院墙开了个后门影响了我的居住安全。”“她的房子所有权归她没有异议,但是紧挨着她家的村卫生室是公共的,她无权说这院子就是她家的。”原告被告各不相让。
陈诉、举证、辩论…几个回合下来,案件情况终于清晰。原被告本是前后院的邻居,当初为了建房进料方便,在被告家后墙上开了个后门。房建好了,被告没按协议封堵。双方陷入僵局,最终对簿公堂。
就是一个“门”引发的案件,当天却并没有判决,而是宣布休庭。
“在山区农村,案件多是因邻里纠纷、家庭琐事而起。张家的狗咬了李家的羊,王家盖的房挡了刘家的光……像今天这个案子,双方虽各执一词,但毕竟是几十年的老邻居,矛盾虽有,但乡情仍在。我们选择休庭,就是想继续给双方做工作,根据庭审现场的情况来看,庭外和解的可能性很大。”张小波介绍。中途休庭、庭外和解,这种“轻判决、重调解”的工作方式成为法庭建设“和谐无讼村落”的重要手段。
2013年,斋堂法庭开始了“和谐无讼村落”建设,在辖区4个试点村设立了巡回法官办公室。负责包片包村的法官定期前往提供法律咨询、调处矛盾纠纷。“小事及时了,大事不出村”,通过提升大家的法律常识,及时化解矛盾,使很多纠纷在未进入诉讼程序时就被解决了。
除普法、调解和办案,斋堂法庭为辖区早日实现“无讼”还想了很多妙招。在斋堂地区,村民平时都说当地的方言。为更好地沟通,法庭人员自学“斋语”,一张嘴说话就让乡亲们觉得亲。人民陪审员和村委会同样重要,他们和当事人都是邻里街坊。遇到纠纷,法庭人员和村干部一起上阵,化解矛盾。
目前,斋堂法庭共有9人,除庭长张小波,其他人都是“80后”、“90后”的小伙子。大家每两年轮岗一次,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在业余时间,他们要么爬山锻炼、要么专心学习。也正因如此,在这些年轻人的脸上,看不到同龄人的浮躁,而多了一份积极和坚定。
“斋堂法庭已有60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的主力军是‘80后’,未来还会有更多‘90、00后’的年轻人来这里工作生活,为我们的队伍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张小波说。李梦佳/文 贾宁/摄
- 标题导航
- 区领导参加军事日活动
- 四大部门领导慰问部队官兵
- 军地青年心连心 携手共筑中国梦
- 不断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 区领导调研商改住项目整改情况
- 抓早抓小抓苗头区纪委规范信访谈话函询
- 中国电影博物馆与我区村居“结对子、种文化”
- 区委老干部局举办老干部“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 我区建立治理超限超载多部门联动机制
- 法律咨询进社区
- 区城管局企社互助联盟 助力社区环境建设
- 劳动合同涉权益 到期续约需及时
- 区法院依法强执拆除防盗门
- 区城管局开展工地围挡专项整治工作
- 永定镇无照无证餐饮单位治理初见成效
- 区法院创新执行工作机制提升执行质效
- 暑假假期安全教育
- 探索自然奥秘的乐园
- 走进长白山 探索科学奥秘
- 绿色通道显奇效
- 区质监局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督导交流会
- 区质监局开展《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宣传活动
- 市质监局对门头沟区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试点开展督导
服务群众 上门办案
——记区法院斋堂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