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康健
2014年4月,门头沟区档案史志局有关人员到最年长的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原市长、宛平县县长焦若愚同志的家中进行看望,就老领导在宛平抗战时期的战斗经历和故事进行采访,并带去了老区人民的亲切问候。
年近百岁的焦若愚同志依旧神采奕奕,追忆了在宛平县组织基干民兵坚决抗日的故事,讲述了萧克夫妇与卢沟桥小调的情缘,赞扬了抗日英雄刘玉昆(刘玉昆烈日墓碑就是焦老题写)的英勇善战,回忆并讲述了各个时期在斋堂川、妙峰山等地的工作生活经历,言谈举止中流露出对门头沟革命老区红色土地的热爱。
焦若愚193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长期在晋察冀和冀热辽地区工作;抗战初任国民抗日军秘书。焦若愚第一次结缘宛平县是在1937年9月,当时受宛平县委的委托,护送北方局胡敬一同志去晋察冀边区八路军总部汇报工作,那年他才20岁出头,化名焦土。其后,他三进雁翅与魏国元等取得了联系,为国民抗日军进入宛平西部山区开展抗战奠定了基础。
1937年,随着卢沟桥的枪声的响起,日寇的铁蹄打破了山川的宁静,全民族的抗日烈火也随之点燃。按照中央的指示,共产党八路军决定借日寇全力沿铁路线北、西、南三个方向向全中国纵深发展的空档,抢先进入平西山区,把根据地的中心放在宛平的七、八区即青白日、斋堂、清水一线。那里回旋地区大,群众条件较好,当地已经有我们党的地下组织。
我军到达昌平山区后,焦若愚同志便接到了去宛平七区找地方党组织的任务。他先是找到了地下党的负责人魏国元和张又新等人,商讨工作是在平西田庄村,魏国元告诉焦若愚的情况是我军进入七区和九区是没有问题的,但进入由地方武装保卫团头子谭体仁管辖的八区,就很困难了。
同年10月,焦若愚一行第二次来到平西地区,这一次是与谭体仁当面进行交锋,希望能够顺利进入八区。此次谈判谭体仁并未出席,只派了他的助手贾全璧出面。在谈判中,焦若愚明确表达了抗日部队进八区只是路过,而不长驻的意图,但却没有得到谭体仁一方的任何确切答复。谈判完后,焦若愚一行三人找到了支持我党的桑峪天主教堂的赵神父,希望能从中得到有用的消息。幸运的是,赵神父将八区的内部情况和形势都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并指出,要想进入八区,动作要快,在谭体仁等头面人物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突击进入。
次日,焦若愚就从军响赶回了大村,向上级汇报了情况。于是游击队连夜过永定河,在八区顽固势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指挥部及一总队迅速顺利地进驻东西斋堂,接收了政权,二总队延伸到青白口、雁翅向门头沟以东活动,三总队西进上下清水向察哈尔方向警戒。
1938年初,晋察冀军区第一支队政委邓华率三大队进入斋堂川,创建北平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平西抗日根据地。军政委员会任命汪之力兼任政治部主任,建立地方工作科,以焦若愚为科长。焦若愚与其他地方党员同志负责与当地区村政权配合安排部队的供给,并进一步与地方有势力人物搞好关系,帮助训练当地民团,进行群众的宣传教育并着手组织抗日救国会。
1938年3月,北平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魏国元任县长,政府的机关就选在了已经无法经商的东斋堂万源裕商号内,第二任县长就是焦若愚。县政府成立以后,随即展开了热火朝天的抗日宣传活动,并在各村建立救国会、自卫队和农会,组织宣传队,出版《火花报》,并广泛开展歌咏及演出活动。配合八路军巩固扩大平西抗日根据地。
在党的领导下,党员和群众骨干编成工作组分赴各个村庄发动群众,建立武装,为宛平地区的群众抗日工作进入黄金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层。


- 标题导航
-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换届风气督查组进驻门头沟区开展换届风气督查工作
- 做农村群众的贴心人
- 我区召开2016年度征兵工作动员大会
- 灵水村里品秋粥
- 为换届选举保驾护航
- 市委研究室领导到我区调研
- 研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工作
- 区领导与深圳铁汉生态环境公司座谈
- 七夕节情侣扎堆领证
- 严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
- 救 灾 种 子 下 发 农 户
- 焦若愚在平西
- 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二次会议
- 区政协领导视察我区智慧停车建设情况
- 区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
- 城子街道关注辖区慢病人群
- 残疾人康复训练入户指导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 五项措施打通民间资本投资渠道
- 第三季度成品油抽检合格率100%
- 说说什么是“避税天堂”和“避税天堂”改革
- 区财政局大力推进低收入增收工作
- 区统计局动态监测农村低保户“精准脱贫”收入
- 我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
- “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完成
- 防溺水安全知识
- 让民族文化生根发芽
- 我区棒球小将在市级比赛中显身手
- 市质监局到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公司考察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 区质监局参加市计量器具管理信息系统培训
- 区质监局召开迎“八一”座谈会
- 健康服务进军营 真情慰问子弟兵
- 京煤总医院
焦若愚在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