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峰峦耸峙,成为拱卫都城拒敌抗寇的天然屏障。元明清凭险借势修筑的城堡关塞,密布其间,构成一幅攻防自如的“关山要塞图”。五月初夏,我与区政协友人考察游访了这幅“关山要塞图”中的重要隘口——燕家台北山巅的天桥关。
那天清晨,我们乘车走斋堂,过清水,经梁庄台后,于九点抵达墨云山脚下的燕家台。下车后,见到已等候多时的考察带路人老赵。他引领我们出村向北,过涧走谷,入林上坡,向海拔1400多米高的天桥关进发。上行4华里古道山径,来到一处叫娘娘洼的山坳处。这里庙庵依崖壁而建,有数株苍松侧柏突兀而立。在杂树灌丛遮掩下,殿屋尼庵多为断垣颓壁;求子问福的观音案石,已裂断在摩崖壁佛脚下。我从“娘娘洼”留名至今的现象里,倒不难推想出当年这里的求子娘娘殿一定香火炽盛。须知,在这“天清杀气屯关右”、“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关塞沙场旁,那些实恐“兵丁不继、征战无男”的军将们,也是很有“求子继业,盾戟传后”的祁求心愿的。
初夏近午,日头渐热。我们不敢稍懈,继续奋力攀行天桥关。引路的老赵见跟后的考察者落下太远,便放慢步子行走。他见紧跟的我步履尚健,就说:你想快到天桥关,可头前走,前面山林路没岔道了。我登关探古心切,便欣然鼓劲前行。山风渐劲,林冠露天。我预感天桥关迫近了,就快步越上岭脊峰顶。前行小路在密疏相间的参天树林中延伸。忽然,脚下的窄道被迎面的峰石崖壁拦截。绕开石垒,斜走一段堤堰路后,就转行到西北坡岭间的山口处。当看见似关墙的坡石簇围着峭立的峰崖,再看见两山夹峙成坳口的地势形貌,就意识到,寻访考察的天桥关已在跟前脚下。此处峰岭交错,林径曲绕。耸立的山崖石壁直指蓝天,围堰傍路的花草灌木生机盎然。尤其有一丛倚坡开放的紫艳杜鹃花,在浓绿青藤衬映下最为纷妍靓丽。
正当我独赏岭头关山秀景时,赵向导与考察同伴们也陆续登上关岭。大家虽头额汗涔,腿脚乏累,但都掩饰不住“雄关已达,壮美得享”的爽快之情。稍作间歇,用毕餐饭,就投入到天桥关实地考察中。古道关塞专家安全山认真勘查测量,报出所在关址的经纬海拔参数。区文物所博士顾大勇以步代尺,丈量关隘规制。政协文史委刘德才协助估算关口规模,并探讨建关材料来源。关隘考察活动带队的政协文史委石建山主任,用多功能的相机拍照实景映像和考察工作照。我也边踏勘赏览,边摊本执笔简记。
眼前的天桥关,在定位仪上显示为海拔1385米和1395米之间。关口北侧喀斯特地貌式的陡峭山峰,目测高度在海拔1500米上下。关塞核心所在地,实为一处不足30余米宽的山凹岭口。现有一堵长4至5米的人为坡堤墙路相连。引路者老赵称之为“一步桥”,即当地人说的“老口子”。墙堤路两侧往下处,则是深陡幽深的东西龙门涧大峡谷了。观此景况,我明白了:所谓“天桥关”,就是此横亘在东西龙门涧源沟头交汇处的高垒桥路而已。得名来的“天桥”已不复存在,这一情况,我来时已从史籍中洞悉。明初《永乐大典•天桥关》中说:“天桥关在顺天府城西二百一十里,其山险峻,高二百丈,两岩对峙,下瞰绝壁,不通人行,旧架一木桥以渡,固名天桥关。今桥已撤去,无复通矣。”
登天桥关,环视其形胜方位,可知晓其关口的军事意义。它位于墨云山之上,关口之西南向为两龙门涧上沟源头交汇处,是扼守两条涧谷通气过风的命穴之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踞守住天桥关,可同时挡住两涧路人马夹攻。岭上关前有敌骑来袭,如无此关拦挡,敌骑可顺势飞下墨云山,直取燕家台,然后顺沟壑路,可南出清水川;也可东去兜击天津关,得手后走南暗口出斋堂;还可西进,沿着旧西奚古道,从内线轻取梨园岭关等关塞。有此天桥关凭险拒守,使敌骑只能撞壁折回退走,或在关外岭上麇集,伺机向东强攻黄草梁及其下的正向天津关,向西打滑车安口后南侵等。总之,天桥关作为明清沿河城守备辖统的十七道关隘中重要关口,起着不可低估的遏敌、滞敌、灭敌作用。
我们继续考察,从天桥关“老口子”处往东南走,沿着林树遮掩的坡麓峰石转回,即看到了一处稍长于“老口子”的短垣砌墙。其侧下有岩石插垒,外状貌是关墙,其长30米,顶宽2至4米。墙路往东南与山岩叠石相连。山岩石呈褐白色为主,赭红色镶边。除此,在人为建筑存迹方面,我们在墙体和紧邻岩石以及草坡上,散见了一些呈灰色的断瓦片。拿起瓦片端祥好久,我们“自将磨洗认前朝”,判断为明清遗物当是不错的。该处这些“堤墙”、“断瓦”,应是古书中记过的“拒马墙、正城或垒寨”之类的关防建筑或建材物件。
考察天桥关实地,再顾其名究其意,它当是“高耸入天的关城”或“关城如彩虹桥横卧”之义。然而今到其地观之,它不过是一山口地堰而已。那为何有天桥关之称谓呢?实是因为其在海拔1388米的山巅立关而来。也别说,在低谷平川上的军民仰望高耸千米之上的峰巅雉口堞楼,能不认为是与天比肩的高城天关吗!而远在戈壁草原的部落戎酋们,策马至此必勒缰,断不敢轻易闯关涉险冒犯的。斗转星移,风流云变,有雄险特色与壮美景观的天桥关,在现今旅游促发展的时代,倒可以成为人们开展军旅关塞文化游的名关寻访地。
天桥关的考察游访,到下午2时半完满“收官”了。考虑到天桥关对京西关塞文化研究和开展京西关塞旅游的重要意义,我不禁吟“游访天桥关”律诗一首作结并抒怀。诗曰:神京护卫赖西山,虎卧龙盘戍堡连。隘口重重结网阵,堞楼座座慑敌焰。挥戈驱寇当年史,考古书文今日传。军塞风光谁最美,雄奇当数天桥关。徐贺成


- 标题导航
-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换届风气督查组进驻门头沟区开展换届风气督查工作
- 做农村群众的贴心人
- 我区召开2016年度征兵工作动员大会
- 灵水村里品秋粥
- 为换届选举保驾护航
- 市委研究室领导到我区调研
- 研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工作
- 区领导与深圳铁汉生态环境公司座谈
- 七夕节情侣扎堆领证
- 严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
- 救 灾 种 子 下 发 农 户
- 焦若愚在平西
- 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二次会议
- 区政协领导视察我区智慧停车建设情况
- 区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
- 城子街道关注辖区慢病人群
- 残疾人康复训练入户指导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 五项措施打通民间资本投资渠道
- 第三季度成品油抽检合格率100%
- 说说什么是“避税天堂”和“避税天堂”改革
- 区财政局大力推进低收入增收工作
- 区统计局动态监测农村低保户“精准脱贫”收入
- 我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
- “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完成
- 防溺水安全知识
- 让民族文化生根发芽
- 我区棒球小将在市级比赛中显身手
- 市质监局到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公司考察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 区质监局参加市计量器具管理信息系统培训
- 区质监局召开迎“八一”座谈会
- 健康服务进军营 真情慰问子弟兵
- 京煤总医院
游访天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