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京西时报》创刊20周年,恍然之间,想到作为生活重要一员的《京西时报》,居然陪伴了我们20年,不禁感慨时光飞逝,光阴似箭。再回想20年来,自己从一名读者到作者,再到编者的经历,更是感叹与这份报纸的不解情缘。
初见《京西时报》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与那些“大报”不同,它显得格外亲民,说的都是自家事、百姓事、身边事,感觉离自己很近,所以亲切,所以爱看。一报在手,全区新闻、各行各业、城区乡村、大事小情一览无余。对于深山区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了解家乡最直接的窗口。
作为读者,时间长了就生出投稿的欲望。从2004年在《京西时报》发表第一篇作品开始,20年来,我陆续发表的散文有几十篇,在一期集中推出区文明办征集的文明故事中,我的作品占了3篇。这些报纸我都收藏着,有了自己文章的《京西时报》,更显得可亲可爱。
2017年6月的一期《京西时报》,一则《招聘启事》再一次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编辑部要招聘一名校对,想到自己从小热爱文学,多年坚持写作,对文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如果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岂不是一件快事?!
当我走进编辑部,零距离接触《京西时报》,才知道平时我们看到的这份报纸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怎样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图文并茂、赏心悦目的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细致和繁琐,没有媒体人的敏锐和深邃的洞察力,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审美,没有相当的耐心和爱心,很难胜任并坚持下来。
每天,大量的通讯报道汇集到编辑部,结合当前的宣传形势,把方向、定基调,与区委、区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与市报统一口径。各类稿件经过严格筛选,按各版、各栏规定要求分类,交责编审稿。
《京西时报》创刊至今,雷打不动周三、周五出报,周二、周四成了编辑部最忙的日子。紧张的一天从早晨开始,选稿、组稿、定稿,一审、二审、终审,一校、二校、三校,无数次的调整、修改,反复的面对同一篇稿件,文字变得枯燥乏味,大脑开始混沌麻木,人几近崩溃……不管多晚,在所有版面准备就绪、主编签字发往印刷厂之前,每个人必须打起精神,坚持到最后。
随着一声“发排!”大家抑制不住地齐声欢呼,随之长长地舒一口气,怀着无比轻松的心情,迈着疲惫不堪的脚步走出编辑部。街上,华灯初上,抬头,繁星满天。
记忆深刻的一次,为等区政府的一篇会议稿,编辑部照常全员加班。天完全黑了,会议还在继续,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而记者的稿件要等到会议结束后才能生成。漫长的等待,考验着大家的耐性,等到记者发来稿件,编辑、校对、排版完成已是深夜12点多。正是寒冷的冬季,夜里气温更低,北风呼啸的街上空无一人。不会打网约车的我,只能电话联系女儿为我打车,从政府大门口走到影剧院,一路联系,手指冻僵了,手机都冻得停止运行,没人接听,想必人已睡熟。看着空荡荡的大街和肆虐的狂风,心里着实有些绝望。走回家实在有些胆怯,我孤单地站在孤独的路灯下,不知何去何从。半晌,我把手机揣进怀里,决定暖过来再继续求援,这一次直接打座机。20分钟苦等出租车赶来,司机说已准备收车,真心感谢那位晚归的司机师傅。
而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所有人又会满血复活地回到工作岗位,新的稿件又会堆满案头,下一轮的备战又紧锣密鼓地展开:约稿、组稿、选稿、审稿……周而复始,循环不休。
20岁正值青春年少,《京西时报》风华正茂。一路走来,那些呕心沥血陪伴扶植她成长的编辑团队,有的已霜染华发。20年不离不弃,20年痴心不改,他们用青春热血,智慧才华,精心守护着门头沟人的精神家园。
离开《京西时报》两年了,常会想起那些不凡的岁月,昔日亦师亦友的王建州老师,朝夕相处,一同奋战的伙伴张红、艾宏伟、小贺、剑韬、继颖……你们,还好吗?
- 标题导航
- 独立工矿区获国家转型政策支持
- 门头沟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北京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启动超高清示范园项目建设
- 檀谷冰雪心愿季启幕 点亮冬日浪漫新生活
- 西城非遗走进清水镇
- 纪念门头沟解放75周年
- 门头沟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为甘肃青海抗震救灾捐款
- 门头沟区政府召开常务会
- 读者 作者 编者
- 致敬“永定河”
- 一路走一路歌
- 一棵树
- 晓看红湿处,回眸20年
- 与你相约 遇见美好
- 耕耘的沃土精神的家园
-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 致敬《京西时报》
- 学习进步交友欢喜
- 爱着咱“自家”的报
- 汩汩活水注清泉
- 尺牍情缘
- 杏花消息雨声中
读者 作者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