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风风雨雨,《京西时报》伴我一路前行。
一份薄薄的报纸,一缕浓浓的乡情。蓦然回首,《京西时报》在风风雨雨中已经走过了20年的光阴。荏苒间,曾经感慨时光岁月的流转,从一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青年,现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品读多遍,仍让我难以释怀,但时间虽逝,总有许多东西会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永久的记忆。我喜欢文学,热爱写作,《京西时报》文学副刊和《百花山》期刊一起成为我文学追梦路上成长的摇篮。当我经过艰苦跋涉,付出了勤劳和汗水,攀登上了一座小山,举目远眺,终于看到了周围壮美的风景,也仰望更高的山峰,回首间,《京西时报》仍是我心中割舍不下的一份牵挂。
静思其因,终有所悟。“京之西,我爱恋的土地!”是的,土生土长在京西这片沃土,故乡京西门头沟是我爱恋的土地,《京西时报》正是咱们家乡自己的报纸,心有灵犀,我看到她的血脉里涌动着京西门头沟这片热土上宽广、厚重、深邃的情。
20年前,一位朋友兴致勃勃地找到我,他拿着《京西时报》的创刊号对我说:“你这么喜爱文学写作,还经常往外面的刊物投稿,你又是咱们区作家协会的会员,除了《百花山》杂志,现在咱们家乡自己的报纸也创刊了,还有专门发表文学作品的副刊,你何不给《京西时报》投投稿呀!如果发表了,那看到你作品的将会是咱们家乡门头沟的父老乡亲啊!”“好!”我听了也立刻有些小激动,“往咱们家乡自己的报纸上投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一定好好写写咱们的家乡,咱们的生活,咱们的父老乡亲。”从此,我便和《京西时报》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把自己对家乡满腔热爱的真挚情感,以及一些我了解并研究过的有关门头沟的历史文化,还有这里那些最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通过文字一一表现出来。用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文学体裁来书写我对家乡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之情。一篇篇饱含着自己情感的散文和小说在《京西时报》刊登出来,让我没有想到和感动的是,无论我走到门头沟的哪个角落——学校、机关、街道、社区、厂矿企业、自然村……当知道我就是《京西时报》副刊上那些文章的作者时,都会有热心读者(大多是不曾相识的人),对我的文章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对我本人足够的尊重,他们饶有兴致地和我探讨关于那些文章中涉及的内容以及由此延伸之外的话题。“看你的文章感觉很亲切,很熟悉,因为文章中的那些人、事、物就在我们的身边,以后要继续写呀!”“好!”我真的很欣慰,心里暖暖的,有这么多家乡人分享到了自己通过文字体现出来的内心的那份情感与思考。感谢《京西时报》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也深知了《京西时报》在门头沟的影响是这样的广泛,自己再创作文章的时候就更多了一份责任与力量。晓看红湿处,蓦然回首,繁花似锦,五彩缤纷!以此短文祝贺《京西时报》创刊20周年。
- 标题导航
- 独立工矿区获国家转型政策支持
- 门头沟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北京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启动超高清示范园项目建设
- 檀谷冰雪心愿季启幕 点亮冬日浪漫新生活
- 西城非遗走进清水镇
- 纪念门头沟解放75周年
- 门头沟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为甘肃青海抗震救灾捐款
- 门头沟区政府召开常务会
- 读者 作者 编者
- 致敬“永定河”
- 一路走一路歌
- 一棵树
- 晓看红湿处,回眸20年
- 与你相约 遇见美好
- 耕耘的沃土精神的家园
-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 致敬《京西时报》
- 学习进步交友欢喜
- 爱着咱“自家”的报
- 汩汩活水注清泉
- 尺牍情缘
- 杏花消息雨声中
晓看红湿处,回眸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