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崛起新城
▶门头沟最后一批矿工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
▲美丽的永定河龙泉湾
◀2019年5月15日,《京西时报》总第1293期刊发《妙峰山举办民俗盛宴》。
开发前的石龙工业园区
20世纪90年代的石龙工业园区
2012年企业云聚科技园
2013年4月12日,《京西时报》总第694期刊发《我区在全市率先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报道提及,我区制定颁发《门头沟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指标》,确定53项重点任务并建立84项工作台账,向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2019年6月21日,《京西时报》总第1304期刊发《我区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工作全面启动——让居民生活在花园里让森林生长在城市里》。报道提及,“创森”期间,通过开展森林城镇、首都绿色村庄、花园社区等绿化美化行动,积极提升城乡居住和工作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围绕核心绿化标准,推动森林社区、森林单位、森林乡镇、森林村庄等多种形式示范活动,让居民生活在花园里,让森林生长在城市里。2019年8月30日,《京西时报》总第1324期刊发《从端出“一盆火”到护出“一片绿”的转变》。报道提及,解放后,门头沟区曾被命名为“京西矿区”。2001年,市委、市政府将我区确定为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区。同年5月,区委、区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开始对遍布我区的小煤窑进行整治,共封闭了270多座小煤窑,炸毁煤熏口435个,使环境和生态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
2022年6月24日,《京西时报》总第1607期刊发《山绿了水清了鸟来了》。报道提及,据了解,我区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多种珍稀动植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华北豹、褐马鸡、金雕、黑鹳、大鸨、乌雕、秃鹫、猎隼、黄胸鹀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中华斑羚、豹猫等36种;北京市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百花山葡萄。此外,我区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槭叶铁线莲等。
2023年4月19日,《京西时报》总第1688期刊发《永定河生态补水之后泉眼复涌珍禽定居》。报道提及,自2019年永定河生态补水工作启动以来,我区河湖面貌焕然一新,补水效益显著。永定河山峡段主要河道水面面积由补水前的4.54平方千米,增长到7.99平方千米,增长近一倍。补水不仅让河湖水源涌动、水清岸绿,更重要的是回补地下水,涵养水源。目前,我区地下水埋深26.97米,较2018年末补水前回升13.9米,回升幅度达34%。陈家庄泉等干涸多年的泉眼复涌,多处泉水出水流量明显增加。
率先在全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率先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启动“迎豹回家”计划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物种——北京步甲成功扩繁成活百花山葡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三年“优秀”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顺利完工完成9300亩荒山等造林任务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扩充绿色空间33公顷成功获评“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1.87公顷,人均绿地面积55.87平方米,居生态涵养区首位——摘自门头沟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
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琉璃烧制技艺、京西太平鼓、千军台庄户幡会、妙峰山庙会、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是门头沟区五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传承与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2023年3月1日,《京西时报》总第1674期刊发《京西千年琉璃窑火重燃四方跨界合作激发非遗新活力》。报道提及,这座琉璃制品厂曾因环保受限、市场收窄等原因而停产。2019年,门头沟区政府和北京金隅集团合作,历时4年,在琉璃制品厂原址打造以琉璃传承为核心,集古法烧制、参观展览、非遗融合、文化交流、国际交往为一体的综合文创园区。
2023年4月21日,《京西时报》总第1689期刊发《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决战“十四五”建设新京西奋力夺取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胜利》。报道提及,要坚持文化兴区,立足我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做强文旅产业,全力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京津冀微度假首选地“三地”品牌,同时,要用好我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独特的十大传统文化。
2023年6月14日,《京西时报》总第1703期刊发《2023年北京自行车联赛门头沟收官》。报道提及,2023年6月11日,2023年北京自行车联赛在门头沟区妙峰山景区圆满收官。近年来,门头沟区以文旅产业为引领,全力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和京津冀微度假首选地三大品牌。
2023年4月26日,《京西时报》总第1690期刊发《“小院有戏”精彩启幕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报道提及,“小院有戏”是门头沟区今年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旨在通过沉浸式演艺新场景,激活本地文化文艺创新创造活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因“院”制宜打造“小院有戏”文旅消费新场景,为门头沟区精品民宿发展提供新动力。2023年7月26日,《京西时报》总第1714期刊发《北京市推出9条红色研学旅游精品线路门头沟区三处红色教育基地位列其中》。报道提及,2023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选定全市9处红色旅游景区(点)开展红色研学新课程试点,并围绕9处试点单位,集合周边资源,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9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门头沟区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位列其中,与北京安家庄红色教育基地、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组成“走进红色门头沟之旅”线路。
2023年10月27日,《京西时报》总第1739期刊发《门头沟:烟火气加速回归》。报道提及,檀谷商圈是门头沟区自2022年开始精心培育的新商圈,以区域自然禀赋、文化艺术为主要特色,打造慢闪公园、水岸酒吧街、生活美学街区,联动门头沟区“两寺一峰”、天门山、八奇洞等景区,搭配悉昙酒店及周边精品民宿,目标是成为符合各个年龄段人群需求的打卡、微度假首选。门头沟区将持续探索“景区+商业”消费模式,不断完善商旅文体全面结合,赋予商圈新魅力,不断加强城市活力。2018年8月24日,《京西时报》总第1222期刊发《我区积极打造创新创业新热土》。报道提及,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快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按照首都功能新定位,我区积极推动产业疏解,原来聚集在我区石龙经济开发区的十余家生产制造型企业纷纷停产或外迁。腾出来的“黄金地”,我区留给了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科技创新企业,并将原来的以一般加工制造业为主的普通工业园区——石龙经济开发区更名为“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23年2月15日,《京西时报》总第1670期刊发《首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华北最大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落户门头沟》。报道提及,2023年2月13日,2023中关村论坛首场系列活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活动现场,北京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点亮并与首批47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约,门头沟区政府联合华为公司共同向北京21家企业和科研单位捐赠昇腾人工智能算力设备。与此同时,《2022年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在大会上正式发布。
2023年2月22日,《京西时报》总第1672期刊发《“央视界”正式命名发布!就在门头沟新城》。报道提及,央视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示范园地处北京西部的门头沟新城。示范园建设是我国超高清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驱动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促进我国超高清产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打造世界超高清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地。
2023年3月17日,《京西时报》总第1679期刊发《百洋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正式落户门头沟》。报道提及,2023年3月14日上午,百洋医药集团百洋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在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正式启用。据了解,百洋医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拥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孵化出多个品类领导品牌,与上百家上游企业形成稳定合作关系。2022年,门头沟区与百洋医药集团在医药健康领域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百洋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落户我区并正式投入使用后,助推门头沟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中国医药健康产业的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2年12月23日,《京西时报》总第1657期刊发《中关村门头沟园这30年》。报道提及,中关村门头沟园前身是1992年设立的石龙工业开发区,2000年升级为北京市级开发区,2012年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寸土寸金”的中关村门头沟园聚焦发展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医疗器械三大产业细分领域,积极引入龙头“链长”企业和项目,逐步实现产业链生态伙伴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