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史佳怡)区民政局优化机构设置、科学界定职能、打破传统思维、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民政工作社会化,不仅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着手,在基本生活救助基础上,更加关注服务对象精神层面的需求、自身潜能的开发,还在新形势下主动转变观念,努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从具体办事向规划设计转变
一直以来,区民政局都按照社会化发展的思路设置部分直属事业机构,不仅科学界定职责,设定编制岗位,还坚决把该放的全部放出去、放到位,为市场和社会让度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使在编人员从执行者转为设计者、管理者,主要精力放在调查研究、规划设计、综合协调、管理监督等方面,这一举措将民政工作从具体办事转变为规划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能。
据了解,为将新工作方式落到实处,区民政局在区儿童福利院设置3个全额事业单位编制,将在院儿童24小时护理、中高考考前辅导、孤残儿童康复训练等事务性工作上,全部外包给智慧摇篮幼儿园、东城阳光雨露康复中心、区老教协等社会组织承办。区儿童福利院成立3年多来,各项服务覆盖延伸到所有散居孤儿家中,专业化的康复、中高考辅导等服务使40多名残疾儿童生理和心理机能得到明显改善、9名孤儿考入大学,儿童福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从“增机构扩编制”向“引援助提效能”转变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民政工作在社会稳定中的“减压阀”、“稳定器”作用日益凸现,不仅工作内容不断拓展,而且服务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现有的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为此,区民政局打破了“增事先增人”的传统思维局限,使工作方式从“增机构扩编制”向“引援助提效能”转变,并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到民政基本公共服务之中,以社会化手段解决职能拓展、人手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民政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和质量。据悉,区婚姻登记中心积极配合此项工作,引入北京市婚姻家庭建设协会专业社工开设婚姻家庭门诊,124对夫妻经调解重构和谐婚姻。
从“政府包办”向“综合监管”转变
众所周知,机构养老是不能自理和半自理老年人养老的优先选择。区民政局将工作方式由“政府包办”向“综合监管”转变,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管理体制改革上,专门针对我区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一床难求”与床位空置并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制定出了相关文件,在保证政府“托底线、保基本”、满足基本养老服务对象集中养老需求的基础上,将所有公办养老机构采取承包、委托、联合经营等方式逐步委托给专业社会组织管理运营,政府从原来的大包大揽中脱离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规划引领、政策扶持、价格质量监督、安全综合监管等方面。
通过转变工作方式,目前,我区引进的社会企业开展的营养配餐、助浴助洁、家政服务等“九进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养老助残券变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日益完善,产业化发展初显现端倪。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有效破解了群众需求多元化与政府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大民政工作社会化改革步伐,全面梳理民政工作职责,完善民政工作职能转移目录,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民政托底线、保民生服务水平。
- 标题导航
- 我区召开第166次安保维稳例会
- 利用优势资源 推动地区发展
- 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建设水平
- 严格落实责任 坚决打赢硬仗
- 优化空间布局 带动产业发展
- 下大力气改善城乡环境
- 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报告会
- 全区以奖代补“治”环境
- 区财政局完善工作机制 提升保障能力
- 改革创新管理体制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 深化国企改革 加快转型升级
- 说说什么是“金融脱媒”
- 斋堂镇开展餐饮场所安全检查
- 区国税局网上办税“双赢”效应凸显
- 上半年我区压减燃煤工作成效显著
- 区财政局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机制
- 又到桃李芬芳时
- 大台街道与辖区单位“共建共创”
- S1线明年11月试运营
- 区民政局推动工作社会化
- 区环保局确保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 镇村干部集中学习农村城市化管理
- “3查”模式延伸食药安全触角
- “食药安全知识角”进社区入村
- 还居民整洁的居住环境
优化机构设置创新工作机制科学界定职能
区民政局推动工作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