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假日,往往是人们翘首期待的时刻。但对于68岁的张久良而言,放假却不意味着放下工作,行医50年的他,每一天都时刻准备着迎接病患者的召唤。
张久良是雁翅镇雁翅村人,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从医生涯,如今已度过50个年头。从边干边学的“赤脚医生”到如今在当地备受信赖的“一代名医”,几十年来,张久良从不收村民诊费,从不给自己定假期,无论逢年过节、白天黑夜,始终对病患者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1999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村民李建强托着脸来找张久良看病:“张哥,我这几天脸一抽一抽的,嘴角还往下耷拉,总不听使唤,您给我看看!这到底啥毛病啊?”李建强在家等了两天,见脸状况没有好转,又想到马上就到年三十了,张久良估计得去城里跟儿女过年,所以就赶紧来找他给瞧瞧。
“老李,你这是面神经麻痹,就是我们说的面瘫。你现在发现得早,赶紧治疗半个多月就能好。”张久良通过病症,果断地下了诊断。
“哎呀,我怎么这么背啊,这大过节的还得成天往医院跑。一个来回就得4个多小时,这年得在医院过了。”李建强沮丧地说道。
“不用。你就过年这几天,一直到正月十五,你天天来我这儿就行,我给你每天扎几针,再吃点儿药就行,不用去大医院。”张久良子女都住城里,本来说是跟着儿女去城里过年。但李建强一来,张久良转念想,村里那么多人,过年谁想看看病都不方便,于是就决定留在村里过年。
“那您过年不跟子女过了?”
“我就在村里,你天天来吧,现在是治疗的绝佳时期,赶紧治好就踏实了。”
为让村民过年方便看病,张久良在村里过的年,儿女临走的时候,都说把他带上,张久良怎么也不肯,总说村里离不开人。
2008年因为工作需要,张久良被雁翅镇河南台村聘任为社区卫生站医生。工作地点变成邻村,但张久良依然是不分昼夜地治病救人。
201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下着大雪,张久良刚刚脱下衣服准备休息,突然手机响起,来电显示是河南台村村民杜春友,一接电话得知他侄子杜伟华突然肚子剧痛,希望张大夫能过来看看。
“当时,我看了下时间已经11点了,但是人家要不是真扛不住了,是不会这么晚给你打电话的,所以我一刻也不敢耽误,赶紧穿上衣服,背上医药箱就出门了。”张久良迅速准备好,顶着大雪,奔向了杜伟华家。
杜伟华家离张久良的住所有2公里,等张久良赶到时,脚上的鞋子全湿透了。门一开,杜伟华亲属见到的是个“雪人”。
“张大夫,真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您,孩子肚子疼得厉害,一直都好好的,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麻烦您赶紧给看看吧!”杜伟华的父母顾不得寒暄,拉着张大夫就往里屋走,只见杜伟华一脸痛苦地躺在床上,头上汗滴不断地往下流,枕头湿了一片。
“你们别着急,我先看看。来,小伙子给我指一下哪儿疼啊?”张久良掀开被子,开始问诊。
“最近是不是受到过外伤?”
“今天上午,帮家里搬东西好像是不小心磕着了一下。但当时也没见他怎么着啊?”杜伟华的母亲在一旁补充道。
“看症状,我觉得是脾脏破裂的几率比较大。情况比较严重,得赶紧把孩子送医院,要真是脾脏破裂,得及时做手术。”
杜伟华父母一听,立即找车连夜送孩子去门头沟区医院。到医院一查,果然是脾脏破裂。杜伟华当时就办了住院手续准备做手术。“真的感谢张大夫,要不是发现得早,孩子就危险了。”事后,杜伟华的父母执意想给张久良出诊费,但都被他拒绝了。
几十年来,大年三十出诊,半夜刚回来又出诊的情况,张久良经历了很多。
“村里人都能忍,赶上休息日身体不舒服,不是真抗不住了人家肯定不好意思给你打电话。村里毕竟不是大医院,条件差、医生少,遇到事儿找你了,就不能有上班下班的借口。我现在虽然岁数大了,但只要我还能再干一天,我就不会离开村卫生室。”张久良说道。本报通讯员 李梦佳/文特约摄影 金谊平
- 标题导航
- 我区召开第166次安保维稳例会
- 利用优势资源 推动地区发展
- 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建设水平
- 严格落实责任 坚决打赢硬仗
- 优化空间布局 带动产业发展
- 下大力气改善城乡环境
- 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报告会
- 全区以奖代补“治”环境
- 区财政局完善工作机制 提升保障能力
- 改革创新管理体制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 深化国企改革 加快转型升级
- 说说什么是“金融脱媒”
- 斋堂镇开展餐饮场所安全检查
- 区国税局网上办税“双赢”效应凸显
- 上半年我区压减燃煤工作成效显著
- 区财政局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机制
- 又到桃李芬芳时
- 大台街道与辖区单位“共建共创”
- S1线明年11月试运营
- 区民政局推动工作社会化
- 区环保局确保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 镇村干部集中学习农村城市化管理
- “3查”模式延伸食药安全触角
- “食药安全知识角”进社区入村
- 还居民整洁的居住环境
守护村民健康五十载
——记雁翅镇河南台村社区卫生站医生张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