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立彬)区农委在推进险村搬迁改造工作中,以异地搬迁、工程除险原拆原盖的方式,发现、总结、提炼了法城模式、东马各庄村模式、炭厂村模式,指导全区其他搬迁改造村学习借鉴,推进搬迁改造工作进程。
目前,全区2013年上帐的14个险村搬迁改造项目中的12个村房屋主体已基本竣工。其中,王平镇东马各庄,斋堂镇法城、龙门口,妙峰山镇水峪嘴4个村农民已陆续入住,共计703户1276人。2015-2016年搬迁任务已确定,共计25个村。
说起险村搬迁改造的主要做法,区农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一是领导重视,部门联动。二是领会政策,明确思路。三是模式引导,乘势而为。
据了解,市、区领导就险村搬迁改造工作多次到相关村调研,并主持召开现场会靠前指挥。建立了由区长为组长,区委副书记、主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农委、区发改委、区财政局等1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民搬迁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握指成拳,部门联动,合力推进搬迁工作。同时,进一步提升了镇村干部对该项工作重视程度。
同时,区农委通过组织参加各类培训班和现场交流会的形式,让涉及险村搬迁改造的镇村干部首先要懂政策,其次是用足政策,最后是落实好政策。每年定期组织参加了市农学院山区建设培训班,学习山区建设的各项政策。组织搬迁镇、村赴京郊怀柔、密云等区县参观学习险村险户搬迁的先进经验。编制了《门头沟区关于统筹规划进一步推进山区险村农民搬迁工程实施细则(试行)》,文件不仅详细说明了搬迁的各个环节,更是将搬迁流程总结为13条步骤,将险村险户搬迁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化解为有章可循、按部就班的程序化推进,进一步理顺了搬迁思路。
另外,区农委依托三种模式,进一步推进险村搬迁改造工作,即:法城模式:依靠“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村民异地搬迁;东马模式:一户一策、资金倒算,在明确每个家庭政策补贴资金与建房成本的前提下,由农民自行选择房屋式样与施工队伍,同时团购装修建材到村里,创立了村级建材超市;炭厂模式:统筹村庄规划、统一房屋风貌,村民自主进行房屋建设,在达到规划标准后,兑付搬迁政策资金到每户,同时预留了部分基础设施费用由村委会统筹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区农委还将“法城模式”、“东马模式”等及时总结成典型材料,将现有的经验分解归类,变成了可供其他村照搬的模块化搬迁模式,并召开搬迁现场会,组织相关镇、村多次参观学习。
区农委相关工作人员说,农民的居住生活质量有了根本性的飞跃,具体来说,在住房方面,从小旧房屋变为了山居洋房;新能源方面,从烧煤烧柴变为了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方面,从七零八落变为了系统规划;甚至是在产业发展方面,也明确了法城村的蜜蜂旅游文化产业以及洪水口、椴木沟、炭厂、马套等村的旅游接待产业,将“搬迁致富”这一概念落到了实处。
- 标题导航
- 以“十三五”规划编制为契机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
- 致全区人民的感谢信
- 国际山地徒步大会斋堂站成功举办
- 我区棚改工作收尾
- 区领导与企业座谈
- 400件抗战文物首次展出件抗战文物首次展出
- 依靠“五个一”解决“垃圾去哪儿了”
- 多措并举 促旅游市场企稳回暖
- 上半年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增速放缓
- 关于门头沟区第六批农村产权交易项目信息发布的公告
- 区国资委举办警示教育专题讲座
- 加强重点民生领域企业消保维权监管
- 树立大合作服务理念 搭建共赢平台
- 科学实践活动分数将计入中考成绩
- 区农业局七项措施加强布病防控工作
- 我区为农房投保
- 色树坟社区回收白色垃圾
- 残疾人有了“专属社工”
- 助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 “四制度”规范窗口服务
- 我区复退军人接收工作启动
- 京津冀特色梆子戏巡演鸣锣开唱
- 教育简讯
- 东小喜迁新校址迎开学
- 让门头沟区教育优质快速发展
- 潭小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 京煤急诊立于复苏前沿 与国外同行交流临床经验
- 京煤总医院脑病中心成为全国首批卒中中心
- 区质监局专项检查京白梨产区地理标志产品
- 区质监局抽查市级定量包装商品
模式化指引推进险村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