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是京西人力运输工具,笼驮是京西畜力运输工具。旧时,人们吃、穿、用的和种地所需的种子、肥料等,不是人背就是驴驮。因此,背篓和笼驮成为了家庭必备之物。
背篓,用荆条编成,筒状,有袢,上大下小,便于将物倒出。笼驮,与篓相似,底尖,由一对组成。中间有两根弓形矩棒串起,便于架于鞍桥之上。背篓的大小、形状五花八门,有背谷用的花篓和背土用的背篓;有大人用的大篓和小孩用的小篓。旧时小孩上学,就能帮助父母做活,起早拾粪,星期日捡柴,秋天背南瓜、豆角,冬天背土、背冰所用的背篓,随着年龄的增长,力气的增大也要发生变化。全家老少都干活,于是都有自己比较固定的篓子。
对于背篓和笼驮,有人说出了几句顺口溜:
人背篓,驴驮驮,家家年年门口过。
背篓少,笼驮闲,家家天天像过年。
门头沟区98.5%是山区,旧时车舟不通,吃的、用的要一篓一篓背回家;垃圾,要一篓一篓背出去。秋天谷草上场,则用背架子运输。冬天,地光场净,人们砍柴烧炭,来回七八天往返于京西古道上,也是身不离背篓、背架子。在长期运输中,人们还发明了“丁字拐”,用它一支,就是歇坎,背炭者就可缓缓气,抽袋烟;上坡、下坎,有它扶助,背负就能稳当。据传,沿河城有人一顿饭吃12个窝头,背200斤棒子拉屎不用脱绊,为什么?有丁拐在手,利用杠杆原理,一点就能起身。
说起丁拐,故事很多,在京西古道上,《付三倌》的故事是妇孺皆知,就是讲上三天三宿也讲不完。其中,“丁拐单打劫道贼”就是其中之一。话说这付三倌,拄着丁拐,背着木炭,来到一个去处,人称这里是“三根黍秸顶着天,一年四季守边关。五防六月下大雪,十冬腊月水成山。”这就是明清之时王平口与齐家庄两个巡检司的交界之处大寒岭。那时,这里已无官军把守,却是时有盗贼出没。付三倌刚刚找到一个歇坎,将炭篓放平,尚未脱绊,就被一个硬东西顶住了太阳穴,只听道:“别动,动就打死你!”常跑山道的付三倌,用余光看清了顶他的硬物,知是一把小锄。于是,慢慢地举起双手,瞬间用丁拐一支,将那山贼顶出去足有一丈多远。接着,他单手抡起丁拐,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舞起圆如轮,山贼看不清其身。只听付三倌一声“着”,丁拐打在了山贼的屁股上,吓得山贼磕头如捣蒜,连称:“好汉爷爷,饶了我吧!”同伙的另两个山贼一见,吓得不敢上前,早已溜之乎也。付三官接着教训道:“想活着,别作恶,进城卖炭有吃喝。”你还别说,那个家伙后来还真与付三倌成了好朋友。赵永高
- 标题导航
- 以“十三五”规划编制为契机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
- 致全区人民的感谢信
- 国际山地徒步大会斋堂站成功举办
- 我区棚改工作收尾
- 区领导与企业座谈
- 400件抗战文物首次展出件抗战文物首次展出
- 依靠“五个一”解决“垃圾去哪儿了”
- 多措并举 促旅游市场企稳回暖
- 上半年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增速放缓
- 关于门头沟区第六批农村产权交易项目信息发布的公告
- 区国资委举办警示教育专题讲座
- 加强重点民生领域企业消保维权监管
- 树立大合作服务理念 搭建共赢平台
- 科学实践活动分数将计入中考成绩
- 区农业局七项措施加强布病防控工作
- 我区为农房投保
- 色树坟社区回收白色垃圾
- 残疾人有了“专属社工”
- 助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 “四制度”规范窗口服务
- 我区复退军人接收工作启动
- 京津冀特色梆子戏巡演鸣锣开唱
- 教育简讯
- 东小喜迁新校址迎开学
- 让门头沟区教育优质快速发展
- 潭小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 京煤急诊立于复苏前沿 与国外同行交流临床经验
- 京煤总医院脑病中心成为全国首批卒中中心
- 区质监局专项检查京白梨产区地理标志产品
- 区质监局抽查市级定量包装商品
背篓·笼驮·背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