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初,由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被誉为“时代的战鼓”、“革命的号角”,它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就是“抗日”。
1939年2月,由仇宇编辑,上海原野出版社出版、美商亚美发行的《全国抗战版画》问世。该书尺寸为15.5cm × 21.5cm,封面选用的是署名尉文的木刻作品——捍卫祖国的游击战士。装帧素朴,图案清晰,印制精良。分别由鹰隼、蒲军、鸿飞作序,书中精选了27位版画家以抗战为题材的黑白版画48幅,这些作品是仇宇在全国青年木刻展中精
选的。其中收录了署名建菴的作品七幅,沃渣的五幅,江烽的四幅,铁耕的三幅,仇宇、陈九、焦星鹤、马达、罗清桢、李桦各两幅,新波、陈烟桥、力群、方晓时、罗工柳等17人各一幅,作品名称和作者姓名均为中英文对照。这些当年20出头的年轻艺术家,后来很多人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标志性的人物。
书中每一幅木刻作品,简洁而流畅的线条,夸张而协调的造型,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它成为中国革命文艺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抗战版画》的内容题材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宣传抗战、战争场景描绘、反映战区民众苦难生活、表现游击队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等。版画家们各自用风格独特、简洁朴素的艺术表现形式,记录了当年的战争场景,如实反映出人民大众的疾苦,同时也充分表达了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作品深刻反映出全国抗战时期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宣传了全民族抗战到底的斗争精神和决心。他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又是抗敌战场上一手拿枪一手拿刻刀的艺术家。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第四页选用艺术家陈九创作的《不折不挠再接再厉》,表现一名年轻的游击队员在头部多处负伤的情况下,顽强地向敌人射出了复仇的子弹。线条简洁明快,画面富有强烈感染力,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陈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现代版画家,其代表作是取材于台儿庄战役的《光荣的战绩》。1943年,他在边区抗敌剧社工作,不幸在反扫荡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27岁。他用生命和鲜血绘就了悲壮的抗日救亡的辉煌画卷。经笔者查证,书中的27位艺术家都已作古,其中最年长者是力群和方晓时先生,他们在2012年相继病逝,享年分别是100岁、102岁。
这本《全国抗战版画》出版时间虽然标明是1939年3月,但由于当时抗战形势严峻,环境恶劣等多种因素所致,没能如期发行,直到全国抗战胜利后,才得以面世,不能不说是出版史上的遗憾。该书发行于战乱期间,印量有限,留存至今实属不易,如今市面上已难觅踪影,可谓凤毛麟角。
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通过这48幅《全国抗战版画》,再次让人们回忆起那段战火硝烟的峥嵘岁月,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英烈们。
- 标题导航
- 以“十三五”规划编制为契机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
- 致全区人民的感谢信
- 国际山地徒步大会斋堂站成功举办
- 我区棚改工作收尾
- 区领导与企业座谈
- 400件抗战文物首次展出件抗战文物首次展出
- 依靠“五个一”解决“垃圾去哪儿了”
- 多措并举 促旅游市场企稳回暖
- 上半年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增速放缓
- 关于门头沟区第六批农村产权交易项目信息发布的公告
- 区国资委举办警示教育专题讲座
- 加强重点民生领域企业消保维权监管
- 树立大合作服务理念 搭建共赢平台
- 科学实践活动分数将计入中考成绩
- 区农业局七项措施加强布病防控工作
- 我区为农房投保
- 色树坟社区回收白色垃圾
- 残疾人有了“专属社工”
- 助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 “四制度”规范窗口服务
- 我区复退军人接收工作启动
- 京津冀特色梆子戏巡演鸣锣开唱
- 教育简讯
- 东小喜迁新校址迎开学
- 让门头沟区教育优质快速发展
- 潭小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 京煤急诊立于复苏前沿 与国外同行交流临床经验
- 京煤总医院脑病中心成为全国首批卒中中心
- 区质监局专项检查京白梨产区地理标志产品
- 区质监局抽查市级定量包装商品
《全国抗战版画》铭记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