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树森
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老北京人的民俗活动是“祭灶”,这一天称为“过小年”。各家买糖瓜、祭灶,捎带着开始置办年货。童谣传:“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个白毡帽,老太太要个新裹脚……”“祭灶”就是祭祀灶王爷,早年间,每家每户都要在灶台正中供奉着“一家之主”的灶神像,俗称“灶王爷”。
灶神即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又称“灶君、“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俗称“灶王爷”。灶神之起源甚早,商代时在民间就已开始供奉。据《淮南子》载,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祭灶”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原始人群在长期与大自然搏斗的生活中,学会了使用火,火成了原始人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原始人氏族群居的生活中,那一堆永不熄灭之火便是他们的灶,因而在原始人那里,火神与灶神是一致的。不过,自灶神产生之日起,其职掌便与火或灶火毫无关系了,他是天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员,是一家之长,负责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上报天廷,因而受到一般老百姓的顶礼膜拜。在灶王像中,灶王爷的左右随有两名童子,一捧“善罐”、一捧“恶罐”,灶王爷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
灶神是男是女?古有不同说法。一般经学家以灶神为老妇,或为美女。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清代的《敬灶全书》则说,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往往是一对老夫妇并坐,即灶王爷和灶王爷奶奶的画像。老百姓怕灶王爷寂寞,又为其添了一位灶王奶奶一同供奉,倒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清末民初以来,北京市面儿上卖的《灶王书》说:“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来到人间查善恶,未从做事我先清。”人们认为,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的腊月二十四都要去朝奏玉帝,报告所住之户的善恶言行。为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因而各家各户都要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举行祭灶仪式。北京市顺义区张镇的乡民说,灶王爷是顺义区张镇人,当地有民谣:“灶王爷本姓张,家住顺义张各庄。”现在,顺义区有关方面已经将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成功注册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祭灶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总之,用这些又黏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塞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上天时多说些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北京的老百姓一般家家户户都贴有灶王爷的神码子,两边贴有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用又甜又黏的食品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以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糟去涂灶王爷的嘴,称之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王爷弄醉,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让他少打几个小报告。祭祀灶王爷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在祭灶之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在灶坑里抓几把草木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喃喃叮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话。祭祀完毕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千张黄钱等钱粮一起焚烧,代表送灶王爷上天了。有的人家还要焚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让灶王爷骑乘,并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神马长途跋涉所需的草料。穷人家祭灶很简单,北京有一首民谣:“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小子混的苦,明年再吃关东糖。”
门头沟地区祭灶有自己的特点。早年间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把灶台重新抹上一层黄土泥,意思是给灶王爷换上新衣服。在灶神的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草秸、料豆,以及千张、黄钱等钱粮,送灶神爷“上天”。祭祀灶王爷要由家中的男家长主持,老北京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祭灶仪式完毕后,把旧的神像、对联、纸码、钱粮拿出去烧掉,回来后再贴上新请来的灶王像和对联贴。
“小年”也是“年”,所以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一般都要吃饺子。这一天也标志着过年的正式开始。
祭灶·过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