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贾彦颖)据统计,2014年,我区通过联合执法针对全区单位82家开展各类执法检查总计3290次,检查企业12864家次,发现问题5871项,下发《整改指令书》或《行政处罚责任书》1869份。不断趋于完善的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工作体系建设,通过转变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执法成效等主要举措,铸造了一把执法利剑,全面推动我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职能有转变
据悉,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区积极促进自身职能转变,致力于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努力改变过去重审批轻监管的工作模式,转而采取宽准入严监管的新型工作理念。
去年3月,区工商分局进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分局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研究了集中办公区管理的办法,进一步完善登管衔接制度,做到了及时更新企业台帐,安全生产、食药安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四个子体系定期交换数据,加强了行业监管与综合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市场整体健康有序运行。
这些举措的落实,不仅加强了我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也使我区招商引资企业数量剧增。不少入驻企业都表示,此次改革有益于企业发展,维护了企业的应有权益,确保最终实现政府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创新来执法
“以前不太清楚食药监管局具体是干什么的、工作有哪些、为咱百姓做了什么,现在《服务监督卡》发到我这儿了,又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我清楚了食药监管局的工作与咱的生活息息相关,还知道了啥时候要找他们帮忙。”拿到《服务监督卡》的高大爷认真地看着卡上面的文字。
为进一步完善监管、创新执法,区食药监管局在去年特意印制了5000余张《服务监督卡》,并组织干部深入各社区、各企业,上门发放。
区食药监局负责人认为,食品药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神圣。《服务监督卡》的印制和发放,架起了区食药监管局与百姓、经营户之间沟通与服务的桥梁,这样的举措能起到让广大百姓、经营户参与到食药安全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增强了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执法的公正、透明度。
实际上,我区不少执法部门都已经将自身的执法检查内容、标准及要求向企业和群众公开,指导其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与网络监督作用,真正实现阳光执法。
“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一直是近两年有关执法体系建设的重点。我区各有关单位和部门以此为基础,不断尝试创新执法方式,努力构建更为完善合理的执法体系,如今已使我区执法监管模式基本确立。
去年,我区充分发挥体系统筹协调作用,创建了新颖的“五星四级四类”执法模式,以五种不同颜色的星标识,将所监管企业依据风险与诚信级别划分为红、橙、黄、蓝四级,对应四类不同执法检查方式与检查频率,减少对企业过度执法干扰,消除部门单独执法盲点。
执法见成效
过去,我区在处理各类事件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一个单位或部门进行单独执法,这种“各扫门前雪”的工作模式,往往使处理问题的效率极低,而且经常出现执法不规范、权责不明等问题。
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去年3月,区工商分局联合食药、安监、人保、环保四部门,搭建了区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平台。以此彻底改变“重单一轻联动”的现象,形成执法合力。目前,该平台已经梳理出全区企业经营情况,并按照食药、安监、人保、环保各部门职责范围分别确定重点监管方向和监管措施,各单位认领了相关的主体户数。
2014年下半年,我区已联合重点组织开展对各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进行综合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我区企业,整治了无照经营、手续不全、消防隐患等问题。从数据结果来看,区各部门协调联动能力大大增强,执法能力提升显著,执法成效也远高于往年。
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我区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将进一步认真把握“六个抓手”,努力加快在分类分级管理、标准化建设、自查自报、执法力量整合、信息平台建设、执法覆盖面拓展等六个方面下功夫,让体系建设取得更大的进展。


- 标题导航
- 关爱孤残儿童 共享美好明天
- 铁中小学部“灰姑娘”走进北京电视台
- 我区志愿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 提高全民素质 科技丰富生活
- 千张《爱心救助卡》送温暖
- 我区三项机制推动电子商务市场诚信建设
- 王平镇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呼吸内镜下四级手术又有新突破
- 区法院多措并举化解社会矛盾
- 助推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
- 开展“整秩序、防事故、保安全”行动
- 积极做好应对重度污染天气工作
- 启动2015年停车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 区城管局:多部门联合整治三家店地区环境秩序
- 开展“礼仪就在你身边”主题教育活动
- 儿子婚后母亲赠与房产
- 父母许诺给房却反悔女儿能否讨要房子?
- 生父母与养父母争抢抚养权,孩子归谁?
完善执法体系铸造执法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