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枫)这年头儿,送啥都不如送温暖。这不,前几日,妙峰山镇炭厂村的村民就赶上了这样的“好事儿”。
要说那天儿,还真是天公作美,晴空万里。一大早,便有一辆崭新的大货车缓缓地驶入了炭厂村,原本宁静的村子,顿时热闹了起来,锣鼓喧天,村民载歌载舞表示欢迎。原来,这是有家企业为村民们送“温暖”来了。
炭厂村干部说:“炭厂村作为我区‘煤改电’的试点村之一,对由哈尔斯实业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的106台独立式电采暖器进行试用。今天,恰是该公司专业安装工人来到我们村,为村里的老年人安装到户,送‘温暖’来了。”
据介绍,这种引进了生态纳米技术的新型采暖设备地投入使用,一方面能够减少传统煤炉取暖产生的空气污染,消除煤气中毒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大幅度地减轻村民冬季取暖的经济负担。
今冬,妙峰山镇782户农户采用的新能源设备,还真不是只有引进了生态纳米技术的这一种,事实上,空气热泵、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电设备等的出现和使用同
样出彩。现在,煤球、土锅炉等都消失不见了,再想看到囤煤、笼火、家家户户冒烟的景象可是难了。
记者随即走访了妙峰山镇樱桃沟村的一户农家,刚说明来意,一脸喜气的户主刘淑敏便热情地拉着记者进屋参观,只见每间房子里都有一排崭新的白瓷暖气,用手一摸,温热,室内温度能达到17-18摄氏度。“我家新盖的二层楼,几个房间的取暖都是太阳能,早不烧土暖气了!”刘大姐笑着说道,“这不烧煤了吧,活茬儿都感觉少了,搬煤、笼火、清炉灰什么的都省了,还不用总惦记着火,啥时进屋都是热的!”
刘大姐指着墙上的方形温控板,说:“这房子130多平方米,5个太阳能板足够了,都是先前镇里统一给安的,早在建房的时候,就把设备装好了,都是地暖取暖、洗澡都用它,可方便了!”去年初,妙峰山镇通过政策集成等办法,为樱桃沟村村民免费安装了太阳能采暖设备,用太阳能和电淘汰了燃煤,“搁以前,省着烧,一冬天还要四五千块钱,现在走电费,算起来大概2000多元,也就是烧煤的一半。”
妙峰山镇水峪嘴村的取暖法宝是“地源热泵”。水峪嘴村村官张恺峰的宿舍里就安装了地源热泵的终端。他说:“现在,我们取暖可全靠它了,既安全又方便,别看只是个跟空调模样大小差不多的设备,实际上,却是通过地暖供热,管道直接连到外面的那儿口井。”
您或许会问,这打井和采暖有什么关系?“到了地下100米就有地热了,那儿的温度18度恒定。因此,灌到井里的水也会慢慢变成18度,当需要供暖时,热泵机把18度温水抽上来,再加热后,灌入屋里的地暖设备管道里,很快屋里就能暖和了。”张恺峰介绍说。
赶上安装条件不允许怎么办?别说,空气热泵采暖设备还真能解决,既能替代燃煤减轻空气污染,还能减少自家的供暖成本。区科委技术人员介绍道:“空气热泵是利用设备抽取室外空气,再用电将空气加热,作为高温空气,加热室内供热终端管道中的水,以达到供暖的效果。”
妙峰山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为使山村百姓的冬天,温暖又“无烟”,妙峰山镇积极贯彻落实市、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对新型能源取暖做出有益地探索与尝试,助力推动我区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 标题导航
- 关爱孤残儿童 共享美好明天
- 铁中小学部“灰姑娘”走进北京电视台
- 我区志愿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 提高全民素质 科技丰富生活
- 千张《爱心救助卡》送温暖
- 我区三项机制推动电子商务市场诚信建设
- 王平镇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呼吸内镜下四级手术又有新突破
- 区法院多措并举化解社会矛盾
- 助推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
- 开展“整秩序、防事故、保安全”行动
- 积极做好应对重度污染天气工作
- 启动2015年停车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 区城管局:多部门联合整治三家店地区环境秩序
- 开展“礼仪就在你身边”主题教育活动
- 儿子婚后母亲赠与房产
- 父母许诺给房却反悔女儿能否讨要房子?
- 生父母与养父母争抢抚养权,孩子归谁?
绿色能源助村民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