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军勇刘瑞斌)区民政局1000张《爱心救助卡》的发放工作近日完成,1000户特困家庭将凭卡领取价值300元的生活必需品,在春节期间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据了解,《爱心救助卡》是2004年开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发放对象为农村五保对象、城市孤老、城乡精简退职人员、城乡低保优抚对象中的困难家庭、享受生活困难补助的重残家庭等七类困难家庭。当年8月首次发放了900张《爱心救助卡》,900户特困家庭凭卡在区爱心家园领取价值300元的生活必需品,有效缓解了困难家庭的生活困难。此项活动因成效显著,自2007年被确定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每年春节前发放1000张《爱心救助卡》,截至今年已累计发放11批10900张《爱心救助卡》,得到了困难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10余年来,区民政局高度重视发放工作,不仅每年按时发放《爱心救助卡》,还出台多项措施方便困难群众领取。从各街镇开车送困难群众到区爱心家园领取,到设立“爱心大篷车”送物品到各街镇发放,再到在各街镇设立爱心小屋配送,2012年更是将发放工作纳入到我区慈善超市,进一步丰富生活必需品,成为社会共同参与扶贫济困活动的爱心“平台”,切实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
为进一步做好今年《爱心救助卡》的确定和发放工作,区民政局结合各街镇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2015年度爱心家园救助对象分配方案,并召开街镇民政科科长会,对《爱心救助卡》发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下发《关于做好第十批<爱心救助卡>发放工作的通知》并提出具体要求。目前,各街道、镇严格按照《爱心救助卡》发放程序,已将1000张《爱心救助卡》按时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我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 标题导航
- 关爱孤残儿童 共享美好明天
- 铁中小学部“灰姑娘”走进北京电视台
- 我区志愿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 提高全民素质 科技丰富生活
- 千张《爱心救助卡》送温暖
- 我区三项机制推动电子商务市场诚信建设
- 王平镇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呼吸内镜下四级手术又有新突破
- 区法院多措并举化解社会矛盾
- 助推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
- 开展“整秩序、防事故、保安全”行动
- 积极做好应对重度污染天气工作
- 启动2015年停车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 区城管局:多部门联合整治三家店地区环境秩序
- 开展“礼仪就在你身边”主题教育活动
- 儿子婚后母亲赠与房产
- 父母许诺给房却反悔女儿能否讨要房子?
- 生父母与养父母争抢抚养权,孩子归谁?
千张《爱心救助卡》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