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正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腊八。同时,这一天也是重要的佛教节日,也是佛祖成道纪念日。因此,潭柘寺、戒台寺共同举办了盛大的腊八粥舍粥活动,与游客一起喜迎新春、丰粥得福!
【腊八由来篇】
提到腊八,就不得不说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代,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这一天也是佛教的盛大节日。寺院都要举行佛陀成道法会、舍粥大会等佛事活动,并效仿释迦牟尼成佛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布施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佛祖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名为乔达摩悉达多。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于29岁那年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6年苦行,35岁那年,于腊月初八凌晨,夜睹明星,并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其间,他在6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也就成为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舍粥粥会,即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寺院将腊八粥舍给十方信众的一种佛事活动。
【腊八活动篇】
潭柘寺熬制的腊八粥,注重养生,用食材考究。精挑大芸豆、荞麦米、红小豆、花生米、大玉米碴、高粱米、大麦米、葡萄干、枸杞子、红枣、大米、莲子、黑米、黑豆、东北糯米、薏仁米等共计16余种配料,粥会所用食材全部是由信众居士捐赠的,并作为回报社会、感恩众生的一种功德布施,同时也体现了舍粥送福,喝粥得福的美好因缘,并将舍粥的功德利益回向大众。腊月初七夜起文火熬制。潭柘寺舍粥活动从27日(即农历腊月初八)上午10时开始。此时,潭柘寺景区已红灯高挂,充满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节日气氛,特别为八方游客搭起了舍粥棚,支起了舍粥锅,备上些许白糖和八宝菜,游客随时可以盛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坐下来安心品尝,感受来自千年古寺的温暖。
当天,戒台寺也举办了品罗汉斋喝腊八粥的活动,使游人更好地品尝戒台寺古法罗汉斋并体验佛家素斋文化。游客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是冬令时节的滋补佳品。喜庆和温暖将驱散数九的严寒,吉祥和幸福会萦绕在身边。游人进入斋堂就餐前寺院将提示游人食存“五观”,即从行善、道德、奋进、不贪、不奢五方面警醒世人,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腊八旅游篇】
品尝腊八粥同时,一定不要错过的是饱览千年古刹潭柘寺和戒台寺美景的机会。众所周知,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皇家寺院。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戒台寺特点之一是日观四景:“早观日出、晚观日落、夜观北京城及灯火。”可称得上是五光十色,能使您观而忘返,尤其是雨后晴天时更为壮美。第二个特点是松树。戒台寺景区古树名花众多,特别是古松天下闻名。早在明清时期,“龙松、凤松、凤尾松、莲花松、菊花松、抱塔松、九龙松、卧龙松、自在松和活动松十大奇松”就已名满京城。
【腊八美食篇】
如果腊八粥还是不能满足用餐需求,您还可以品尝潭柘寺嘉福宾舍福安如意素斋宴。这嘉福宾舍是一处集“佛教文化”主题客房和“皇家养生素食”为特点的佛教主题酒店。在这里,您可以品素食宴舌尖禅味,住佛教主题酒店,感佛教禅修文化。王良/文


- 标题导航
- 关爱孤残儿童 共享美好明天
- 铁中小学部“灰姑娘”走进北京电视台
- 我区志愿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 提高全民素质 科技丰富生活
- 千张《爱心救助卡》送温暖
- 我区三项机制推动电子商务市场诚信建设
- 王平镇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呼吸内镜下四级手术又有新突破
- 区法院多措并举化解社会矛盾
- 助推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
- 开展“整秩序、防事故、保安全”行动
- 积极做好应对重度污染天气工作
- 启动2015年停车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 区城管局:多部门联合整治三家店地区环境秩序
- 开展“礼仪就在你身边”主题教育活动
- 儿子婚后母亲赠与房产
- 父母许诺给房却反悔女儿能否讨要房子?
- 生父母与养父母争抢抚养权,孩子归谁?
潭柘寺、戒台寺举办腊八舍粥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