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赵永高7.院树说辞
我国著名教育家丰子恺有幅名画,系柴门小院,屋旁松树,老叟幼童,仰视飞禽。画旁题诗曰: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弯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育子孙。
看来,这院中栽树乃生态之要,明智之举,自不必说。那么,京西山村对院树的栽植又有哪些说辞呢?有俗语为证:“房前不栽桑,房后不种柳。”为什么?这桑树的“桑”与丧葬的“丧”谐音,害怕死人而忌讳桑树;这柳树的“柳”与“小绺”的“绺”谐音,所以也忌讳柳树。那么,什么是“小绺”呢?笔者在《傅三倌的故事》一书说:“小绺是‘扒手’、‘小偷’之类。”为什么冠以“小”字呢?大概是因土匪帮伙叫“绺子”,那鸡鸣狗盗之徒也只能叫“小绺”了。
其实,这“房前不栽桑,房后不种柳”也是发展而来的,是后人听风水先生说的。大家都知道,晋代陶渊明有名句,叫“犬吠深巷里,鸡鸣桑树巅。”那时,人们是不怕院中栽桑树的,这农家小院,杨柳依依,桑葚甜甜,何害之有?有道是“风水先生尽说空,说南说北说西东,世间真有侯王地,何不寻来埋乃翁?”迷信之说,听听而已。知其来龙去脉,还是知识。8.过年压岁钱
俗话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不忘给孩子压岁钱。”据说,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始于汉代,一直流传至今,延续了两年多年。过年压岁钱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呢?大体经过了“压胜”、“压岁(祟)”、“流通”、“发展”四个阶段。始于汉代的叫“压胜钱”。此钱佩于小孩身上,用来观赏,配以吉语,如“天下太平”、“四季平安”、“千秋万岁”、“百毒不侵”等。
后来,过年压岁,主要体现在这“祟”上。清代《燕京岁时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就是说,到了清代,压岁钱发展为两类:一类编成龙形的“锁”,佩戴或放床脚用以“压祟”;一类长辈给小孩真钱。
民国时期,压岁钱普遍用于流通了,何以见得呢?1929年《世界日报》记载:“旗女红妆儿辈新妆,旗家长辈坐上,儿女行磕头礼,谓之‘压岁’,于是赏以压岁钱,儿女则恒敲囊作响。”旗人如此,城乡亦然。小的给长辈磕头,老的给小的赏钱。敲囊作响,以示自己的铜钱之多。
再后来发展为拜年时互相给小孩压岁钱。还是这个资料中说:“至初二日则拜年者频来……拜年者之来也,类多留饭,享以年菜,以其待客颇省事也。拜年者若携带儿童,则例给以铜钱。而拜年者亦多给受拜者家庭儿女铜钱,彼此往还,不可收拾。”以致发展到今天,有给别家孩子5000元乃至上万、几十万元者,这“压岁钱”可就变了味道。笔者在10年前给区教委编撰的《青少年廉洁教育读本》中写过三首儿歌,其中的《学孔融》是这样写的:
春节到,喜讯传,叔叔阿姨来拜年。我学孔融把坐让,不要人家压岁钱。过年压岁钱,体现的是天伦之乐,但是千万不要变味儿。9.人蛇共生
笔者小时听奶奶讲,这一个房子下面要有三条蛇,蛇把凉,可以调节气候。说起这“人蛇共生”,话题就远啦。村民相见的问候语是什么呢?不是“哪喝去?”也不是“吃了吗?”而是“无蛇乎?”为什么?因为村民草居畏蛇,所以才见面问候此语。其实,蛇同其它动物一样,你不伤它,它不伤你。因此,有老礼曰:人蛇共生。
那么,为什么人们怕蛇呢?据黄塔宋恩荣讲:“蛇本无毒,人以蛇捆柴,回到家中用刀将蛇砍断。时间一长,这蛇就长上了毒牙,被蛇咬伤,可以毙命。”原来这蛇长毒牙是一种自我保护。这是传说故事。关于人蛇共生的老礼,笔者小时听奶奶说过并见过。一次,在半道上看见了一条蛇,我要去打。奶奶说:“别打!”她跪下给蛇磕头,说:“你快走吧!”说来也巧,立码那蛇不见了。
关于人蛇共生的话题,已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早已公布;车行道上,蛇过不压;还有占据资料者著文拿车与蛇比较说:“人很怕蛇,这一年全国能见几起蛇咬致死之人?而人人爱车,因车死伤的人却成千上万。这难道不是事实吗?”10.忌以龟称
俗话说:“打人别打脸,骂人别揭短。”这是一句劝人和睦相处的金玉良言。斋堂川里最忌讳的是骂人“王八头”,这是为什么呢?
说起这“王八”话就长了。王八属于龟类,在唐宋以前,龟与龙凤麟合称“四灵”,是吉祥之物,现在日本仍然以龟起名,如“龟田”等。龟有耐力,所以有“王八驮石碑”的雕件。某书记载,人以龟垫床腿,20年后换床,其龟仍活。元代以后,羞辱娼妓之夫或妻有外淫之夫为“王八”,遂以为讳的。那么,为什么要骂娼妓之夫或妻有外淫之夫的人为王八呢?这里有个误会,是错怪了公王八。据清代翟灏《通俗篇·直语补正·绿头巾》曰:“娼妓有不隶于官,家居卖奸者,谓之土妓。俗谓之私窠子。又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为乌龟,盖龟不能交,纵牝者与蛇交也。”这是“王八”的来历,那么,“戴绿帽子”又是怎么回事呢?还是此书介绍的:“国初之制,绿其巾以示辱,盖古赭衣之意。至今里闬(hàn),尚以绿头巾相戏也。”看来,忌戴绿头巾则是清初才开始的。
俗话说:“王八喝酒——闹一气。”因此,千万别骂人“王八”之类,他要和你急,甚至可能拳脚相加。11.坐筲验贞
俗话说:“新媳妇坐筲,头一遭。”这就是旧时京西山村流行的坐筲验贞之法。其实质就相当洞房里的“验红”。
“筲”,音shāo,它和“桶”都是指盛水的工具,木质和铁质的都有,区别在于:上边封口,便于人背驴驮的曰“桶”;上边不封口,可提可挑的曰“筲”,洋铁做成的居多。这里的“贞”,指封建礼教中的贞节。那么,坐筲验贞这一封建礼节是怎么一回事呢?据谭怀孟先生说:“新娘娶到家后,由服侍媳妇的老年妇女,将媳妇领到柜台后筲上坐定,然后用鸡毛在媳妇鼻孔中搅动,以引起媳妇强烈的喷嚏,以事先放入筲中的小灰,即草木灰是否被吹起来检验判定是否处女。”
这个“坐筲验贞”的老礼虽然早已不时兴了,但有两点应该加以说明:一是为什么新婚夫妇只“坐筲验贞”女方是否处女,而不检验男方是否童男?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所至。二是“坐筲验贞”之法并不科学,劳动妇女辛勤劳动,苦活、重活都干,因婚前劳动所致处女膜破的被视为不贞而退婚,是对妇女的极大羞辱,因此而上吊自杀者更是莫大的悲剧。12.喝“交杯酒”
俗话说:“喝了交杯酒,才能算两口。”就是说新婚夫妇要喝“交杯酒”,这是旧时婚礼中的一个老礼儿,还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那么,为什么要喝交杯酒呢?这一习俗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呢?
“交杯酒”又叫“合欢酒”。据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宋词也有类似记载。有宋词曰:“合卺杯深,少年相睹欢情切。”那么,什么是“合卺”呢?“卺”,音jǐn,是古时婚礼中用作酒器的瓢。就是说,把一个葫芦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执一瓢来饮,喝完把瓢扔掉,一个仰头,一个扣着,就叫“合卺”。人们还会要问,这“合卺”又是怎样来的呢?
据古书记载,“合卺”来源于春秋时期孔子作《六礼》,即从说亲到嫁娶,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个环节。孔子定下了这“六礼”,可它的“六孔”是在之前的“周公之礼”基础上来定的。周公之礼是“七礼”,还有一条叫“敦伦”,孔子放到了别处,采用了“六礼”。那么,孔子为什么不把“敦伦”放入“六礼”呢?这得从“郭伦”的原意来说了。
相传,西周初年,世风浇薄,婚俗混乱。辅佐天子的周公整饬民风,亲自制礼教民。为让人们理解、执行这“七礼”,周公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当演示到这第七礼“敦伦”时,其妻拒绝了。那么,什么是“敦伦”呢?就是“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以礼行事的用意。周公在其妻拒演“敦伦”之际,一眼看见儿子在旁边弄葫芦瓢玩来回试着让两瓢合为原葫芦,便灵感顿生,而以“合卺”代替“敦伦”了。其实,这“合卺”除体现男俯女仰、天覆地载的原理之外,还有葫芦多子,祈求新妇生子之意。(完)
- 标题导航
- 征求市人大门头沟代表团意见
- 斋堂教育基地入选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 听民意 解民忧带着民声上“两会”
- 区政协领导到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调研
- 市人大代表与区人大代表座谈
- 灵 山 晴 雪
- 我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
- 我区推进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
- 区统计局住户年报实施“集中会审”破解“问题清单”
-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门头沟分局关于2015年度年报公示的通告
- 关于门头沟区第七批农村产权交易项目信息发布的公告
- 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委
- 教育简讯区学前教育艺术领域
- 澳、加两国教育专家到京师实验小学交流
- 我区小学生尝鲜高中课程
- 构建“人本、自觉、适合、诗意”文化
- 小社团传承“山梆子”
- 为白衣天使插上隐形翅膀
- 区质监局召开2015年工作总结会暨述职述廉会
- 区质监局传达学习区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
- 汽车加油时值超过额定容量正常吗?
老 礼 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