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原
我区采空棚户区曾是北京主要产煤区,房屋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煤矸石山脚下的鳞次栉比的平房见证着这里曾经的繁忙与辉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区域功能定位的调整,破旧的棚户区日益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桎梏,棚户区居民难以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棚户区改造是优化城市布局、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点,也是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突破口。当前,我区棚改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帮助所有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这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将使“改革红利”惠及更广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圆满完成棚户区改造工作,是机遇之需、发展之要、民生之求、政府之责。
棚改是践行民生理念的生动窗口。棚户区改造需要首先解决那些条件最困难、要求最迫切、矛盾最突出的人群和区域。在帮助困难群众走出棚户区的同时,更应积极引导人们的传统发展理念和思维走出低矮、狭窄的“棚户区”,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棚改是为了让住房困难群众告别“蜗居”时代,是以眼前有限的投入、换取未来无限的发展。这不仅是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权益的民心工程,更是改善城区面貌、增续区域发展后劲的“助推剂”。
棚改为积累社会治理经验搭建实践平台。棚改的推进是社会治理的经验、智慧和创新的汇集。棚户区改造不是简单地拆几栋平房、建几栋楼房、拓宽几条马路,而是应按照改善基础设施、增强环境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大规模棚户区改造还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调整和改善因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原因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从而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都将为基层政府社会治理积累宝贵而丰富的经验。
棚改是基层政府增强执政能力的重要机遇。棚户区改造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对基层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但也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推动力。李克强总理在主政辽宁时曾说:“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搬出棚户区。”目前,我区棚改工作已进入尾声,易搬迁的棚户区多数已基本完成,剩下的主要是难啃的“硬骨头”。“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此攻坚克难的最后关头,我们更应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智慧,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用真心真情面对群众,以心换心干工作,避免在棚改工作中让百姓伤了心、痛了心、寒了心。
“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安居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石。让棚户区居民早日圆“安居梦”,为实现“中国梦”积攒更多正能量。
棚改,民生之求发展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