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首流行民谣,形象地反映出了居住在棚户区的市民真实的生活:“屋里小半间,头顶能望天,几代同房住,睡觉肩挨肩,家家生煤炉,户户冒黑烟,出门没平地,走路靠墙边。”这首民谣在全国各地的棚户区都有流传。说起棚户区,我们立刻就会想到:那些在城市里或其边缘地带上,使用年代久远,生活基础设施配套不全,房屋年久失修,环境卫生又脏又差,连成一片的平房区。在城市里它们与新建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比,棚户区的居民自嘲是没有人管的贫民区。
近两年,棚户改造是城市建设中的热门话题。2005年,辽宁是率先开展棚户区改造的试点省份。2009年,北京也开始对棚户区进行改造。今年3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全国棚户区改造电话会议上,强调指出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重大的发展工程。
国家发展了有钱了,在改善民生的问题上投入些资金,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居住条件,这是一件好事。从全国各省市来看,通过这些年的改造,迁出棚户区的老百姓确实得到了实惠。有记者对江西赣州改造后的棚户区居民进行了回访。73岁的居民刘长龄感慨地说,棚户区改造实现了他住上新房的梦想。从前一家四口挤在小平房里一住就是几十年,去厕所、洗澡都很不方便;吉林二道江棚户区的张淑贞老人,对棚户区更有切身的体会。她说,棚户区的房子使用年代久远,地面返潮向外渗水,一到雨季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不得已还得去住几天旅店。那时她逢头垢面的,自从棚户区改造后住上新居,她开始面色红润,有了精神。
从这两件事例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棚户区改造涉及到住房困难群体的生活品质,安居是民生的大事。从古至今,人们对美好的居住环境,就有着执著的向往与追求,住有所居是普通百姓的理想,安居才能乐业,只有住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的生活才有奔头,对未来发展才充满信心。
既然是惠及群众的好事,就要把这件好事办好。首先要把宣传动员工作放到首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征收氛围,老百姓的意见能否得到尊重解决是棚户区改造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其次是在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要对这个重大的民生发展工作要处理好。直接参与改造的领导干部应多到棚户区实地了解情况,协调沟通好各部门,耐心细致地做好征收腾退工作,真正地让老百姓知道这是政府解决民生的重大工程,不是商业开发。对一些套取棚改补偿的居民,扰乱棚改工作,带来严重后果的要依法处置,同时要认真做好征收过程中的信访接待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能把好事办好。
身居陋室,面对市场上居高不下的房价,很多市民把能居住上设施齐全的新房子当成自己的梦想,帮助市民解决住房困难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棚户改造就是政府帮助老百姓实现住房梦的举措,为自己这个梦想的实现,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让“梦”居变成“安”居,从而真实地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温国/文
让“梦”居变“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