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就现在中国而言,它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通病的体现,也阻碍着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进的步伐,如何尽快减贫、脱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工作会上曾表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提出了扶贫工作中的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将精准扶贫的含义进一步深化、扩展。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目的在于找准目标,选对人选,准确、快速地完成脱贫工作。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扶贫需要精准,其实人生很多事、从事的很多职业都需要精准。只有精准了,才不会徒劳;只有精准了,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股票操盘手需要精准买入、卖出价位才能为客户赚取最大的利益;营销人员需要精准定位顾客群体,才能有好的销售业绩;公司团队需要精准的执行力,才能快速高效地把纸面上的计划变成现实……
也许你觉得精准扶贫是国家的事,也许你觉得那些所谓的需要精准的职业与你无关,但是我认为就算是日常生活,精准也是必不可少的。精准地测量好门、窗的尺寸才能做到严丝合缝地安装无误;精准地知道为孩子做饼干所需食材的重量,才能做出美味美观的零食;精准地算好从家到单位所需要的时间,才能不紧不慢地享受清晨时光……
精准是一个人对待生活、对待事业乃至与人相处的态度。精准地过生活并不是教条,也不是繁琐,它只是为每一件纷繁的事物,画上了刻度,让它变得有条不紊。精准地把握与人相处的分寸,不是不随和、不是不亲近,而是让大家都处在一个很合适的距离,很舒适的氛围中。
精准是一个人应该有的追求,尤其是一个共产党员。回到精准扶贫,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组织将精准的人选委派到贫困地区,需要村书记在扶贫工作中因地制宜,经过全面细致的摸底工作,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决定扶贫工作的具体方案,怎么扶、扶持谁等问题。同时也要用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全心全意为当地的贫困百姓服务,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扶贫办法,精准地将工作方案实施到需要扶持的居民身上,不断更新各类数据,精准把握当地的实时变化。
精准扶贫,精准生活,精准做事,精准待人,精准接物……当精准成为习惯,人生或许会增加一些厚度;当精准成为追求,人生或许会变得意义颇丰;当精准成为人生的态度,或许你会发现另一片美好的天空!李琳/文


- 标题导航
- 北京首例自考替考案开庭
- 我区专项检查集期市场生鲜肉
- 飙车致人受伤,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 两人打架伤及第三人责任应如何划分?
- 区工商分局开展虚假广告查处工作
- 永定暑期安全法治课开讲
- 区城管局联合整治城乡结合部环境秩序
- 房屋漏水不是小事 各方携手方能解决问题
- 门头沟区2016年夏秋季征兵公告
- 如何度过一个愉快的暑期
- 大峪中学西校区开展游学活动
- 京煤总医院被授予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基地
- 区质监局特检所通过锅炉能效测试能力验证
- 区质监局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
- 代码窗口转变工作方式简化服务流程
精准是一种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