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明节俗中最重要的习俗——扫墓,很有些讲究和说头。
祭祀按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在墓地祭祀,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地表达和寄托。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关于清明祭扫的时间,各地也有差异。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墓。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在山东,旧时,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扫墓。晋南人则将扫墓的时间分为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几天,是各家分头去扫墓。第二次是在清明当天,一个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扫墓时间,新坟旧坟有别。凡是新近去世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如果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以前后放宽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
清明扫墓的形式最常见的有两者: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扫墓时首先要整修坟墓,为其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名称的来由:“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按照最早的传统,因受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并不焚烧,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对此,宋庄季裕《鸡肋篇》有记:“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旧时,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烧包袱”。所谓“包袱”,被祭祀者当作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的“包袱皮”,即用白纸糊的一个大口袋,里装各种冥钱。这口袋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有图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莲座牌位,写上亡人的名讳;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张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因由春季防火和环保考虑,现在文明的祭扫方式不提倡焚烧纸钱,倒是恰恰契合了最初的传统。
- 标题导航
- 慈善超市重装开业
- 古道驿站摄影创作基地揭牌
- 我区开展“加强纪律教育强化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
- 区政协走访政协参加单位
- 团区委举办青年辩论赛
- 回迁工作早介入早谋划
- 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
- 门头沟区干部任免动态
- 区法院提高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
- 永定司法所开展普法宣传
- 促进物业服务合同类案件审判质效
- 农村子女为父母在宅基地上建房,产权归谁所有?
- 对上大学的成年子女,父母是否还有抚养义务?
- 大峪司法所为老年人支招防诈骗
- 区法院帮老人解决赡养问题
- “青春船长”到斋堂普法
- 区法院与北大法学院开展合作共建
- 区城管局保障清明节环境秩序
- 区城管局服务满意度全市第一
- 举办2015年形势报告会
- 黑山小学举办“翰墨飘香 和谐发展”书法比赛
- 家园携手共筑幼儿安全“防火墙”
- 科学布局促教育均衡化发展
- 实验二小永定分校轮滑队“滑”进鸟巢
- 拨开重重“雾霾”擦亮心灵之窗
- 区义工联开展雷锋月关爱老人活动
- 区义工联开展尊老敬老普法惠夕阳活动
- 区义工联为老人创建优美环境
- 区义工联携手爱心企业一起做公益
扫墓